[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448.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翔;罗云;刘春;余立强;薛佳正;陈宫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制孔法 垂直 测量方法 | ||
1.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孔面上建立制孔平面模型;根据钻孔执行器的移动路径建立制孔法向路径模型;测量制孔平面模型与制孔法向路径模型之间的夹角,进而得到机器人系统制孔法向垂直度;
建立制孔平面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在制孔面上确定制孔点,并以制孔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步骤A2、在制孔点周围通过激光反射标靶建立至少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并读取至少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的坐标;
步骤A3、通过至少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的坐标进行拟合以得到制孔平面模型;
所述步骤A2中,还包括通过激光反射标靶设置在制孔点周围的一个平面过度点,将平面过度点的坐标与任意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的坐标进行拟合得到至少一个过度制孔平面模型,并计算过度制孔平面模型与制孔平面模型之间的共面度,并通过共面度对制孔平面模型进行修正;
通过对共面度加权实现对制孔平面模型进行修正,共面度对应权重伴随平面过度点与制孔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制孔法向路径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激光跟踪仪固定在机器人制孔系统的末端执行器上,并控制末端执行器采用单步运行模式移动至制孔点;
步骤B2、控制末端执行器朝向制孔平面模型进行直线运动,并通过激光跟踪仪在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直线上提取至少两个直线测量点;
步骤B3、通过至少两个直线测量点的坐标拟合得到制孔法向路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中还包括通过激光跟踪仪在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直线上提取的一个直线过度点,将直线过度点的坐标与任意两个直线测量点的坐标进行拟合得到至少一个过度制孔直线模型,并计算过度制孔直线模型与制孔法向路径模型之间的共线度,并通过共线度对制孔法向路径模型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共线度加权实现对制孔法向路径模型进行修正,共线度对应权重伴随直线过度点和制孔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4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