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裂缝变形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1437.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尚根华;孔强夫;刘学锋;王强;张令坦;林会喜;刘海龙;谭涛;李勇强;张永庆;曹立迎;李小波;赵克超;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33;G06T7/6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裂缝 变形 信息 获取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岩石裂缝变形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向裂缝岩石样品施加的多个测试压力;
分别获取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扫描图像;
对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分别进行裂缝识别并建立裂缝三维模型;
基于所述裂缝三维模型进行裂缝分析,获取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裂缝变形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扫描图像,包括:
采集在所述测试压力下沿所述裂缝岩石样品轴向扫描得到的不同方位的二维数字切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分别进行裂缝识别并建立裂缝三维模型,包括:
识别所述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中的裂缝,提取裂缝得到裂缝图像;
对所述测试压力下的裂缝图像进行三维建模,得到所述测试压力对应的裂缝三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中的裂缝,提取裂缝得到裂缝图像,包括:
若所述裂缝岩石样品以裂缝为主,则利用连通性检测算法保留所述测试压力下扫描图像中的裂缝主体、剔除孤立孔隙,得到裂缝图像;
若所述裂缝岩石样品为缝洞组合的样品,则基于不同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通过图像配准算法识别裂缝,提取裂缝主体得到裂缝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分别进行裂缝识别并建立裂缝三维模型之前,还包括:
获取未加压时扫描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图像,得到参考图像;
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对各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得到各测试压力对应的配准后的扫描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对各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得到各测试压力对应的配准后的扫描图像,包括:
采用SIFT特征匹配算法,基于所述参考图像分别对各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得到各测试压力对应的配准后的扫描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裂缝三维模型进行裂缝分析,获取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裂缝变形信息,包括:
对各测试压力对应的裂缝三维模型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所述测试压力下所述裂缝岩石样品不同裂缝位置的裂缝宽度;
对不同裂缝位置的裂缝宽度求平均,得到所述测试压力对应的平均裂缝宽度;
根据各测试压力的平均裂缝宽度,生成表征裂缝宽度与压力变化关系的压力-宽度关系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测试压力对应的裂缝三维模型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所述测试压力下所述裂缝岩石样品不同裂缝位置的裂缝宽度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压力下不同裂缝位置的裂缝宽度,生成所述测试压力对应的裂缝宽度分布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岩石样品包括生成垂直裂缝的垂直缝岩石样品和生成高角度裂缝的高角度缝岩石样品。
10.一种岩石裂缝变形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向裂缝岩石样品施加的多个测试压力;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扫描图像;
三维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测试压力下的扫描图像分别进行裂缝识别并建立裂缝三维模型;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裂缝三维模型进行裂缝分析,获取所述裂缝岩石样品的裂缝变形信息。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4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