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6487.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宪明;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王丽琼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控制 变形 冷却 方法 | ||
1.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在经过开坯的船用L型钢钢坯完成精轧后,得到终轧后的船用L型钢,随后进行快速冷却处理,并对终轧后的船用L型钢的三个部位施加不同强度冷却,冷却强度为:R角位置的冷却强度面板两侧位置的冷却强度腹板两侧位置的冷却强度,船用L型钢的整体冷却速度为30~150℃/s,冷却时间为3~15s,终冷温度为450~710℃,其中 R角位置的冷却速度为30~150℃/s,面板两侧位置的冷却速度为30~130℃/s,腹板两侧位置的冷却速度为30~110℃/s,得到终冷后的船用L型钢;
步骤2:终冷后的船用L型钢发生返温,返温的温度为530~820℃,随后L型钢进入冷床进行空冷并冷至室温,经冷床空冷后的船用L型钢的弯曲量为H=0.01~0.0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L型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1~0.18%、Si:0.27~0.5%、Mn:0.5~1.5%、P:≤0.03%、S:≤0.03%、Cu:≤0.35%、Cr:≤0.25%、Ni:0.24~0.4%、Nd:≤0.05%、V:≤0.09%、Ti:≤0.02%、Mo:≤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L型钢涉及一般强度和高强度,钢种级别具体包括A级、B级、D级、AH32—AH40级以及DH32—DH40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轧后的船用L型钢温度为880~9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L型钢长度为20~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L型钢轧后控制侧弯变形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为水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4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