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831.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向明勇;杨雪峰;曾江;陈源;汤波;霍振军;蒋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B09B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渣中含铬危废 深度 处理 提升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一种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一端设有压饼机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转动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集桶便于更好的对压制完毕的铬饼进行收集,通过压饼机构便于更好的对含铬废渣进行压制成饼,通过转动机构便于更好的带动提升机构以及模具在水平面上进行移动,通过提升机构便于更好的带动翻转机构以及模具在竖直面上进行提升或者下降,通过翻转机构便于更好的带动模具翻转,从而将其内部已经压制完毕的铬饼倒至收集桶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氧化铬是钒渣钠法提钒工艺的副产品之一,是生态环境部重点监管的危险废物,其存储、转运、处置均需要具备合法资质。因氢氧化铬定性为危废,具备处置资质和能力的厂家匮乏,且氢氧化铬泥含有其他杂质,长期以来外售困难,含铬危废的深度处理对钒产能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含铬危废的深度处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含铬危废中钠盐含量,使压滤完毕后的含铬废渣中钠盐含量达到0.8%以下,在含铬废渣进行处理时,通常需要相应的模具使废渣成饼状再集中脱水储存,但是现有的工厂中大多数都是人工脱模倒模,再依次装桶收集,由于含铬废渣属于危废,工人长时间接触即时在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持续完成压模、脱模、提升并装桶的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来解决现有生产环境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钒渣中含铬危废深度处理用提升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一端设有压饼机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的一侧设有翻转机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远离压饼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收集桶,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所述压饼机构包括第一支板、第一顶板、加强板、顶座、液压缸、压板、垫块,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第一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部且远离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位于压板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框、第一电机、安装槽、第一齿轮、转轴、第二齿轮、转动盘,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且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顶部延伸至操作台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