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组装用销棒插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285.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袁苑;张念坤;郝志超;张建仁;王恺德;宋士博;丁彦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组装 用销棒 插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器组装用销棒插入装置,其包括双销棒接收机构和双销棒推进机构;双销棒接收机构包括过渡槽、接收平台、两个接收槽、接收回转缸和升降缸;接收平台由接收回转缸控制翻转,使其上表面的两个接收槽依次通过过渡槽接收两销棒;接收平台再经升降缸控制上升,经双销棒推进机构的销棒推进气缸驱动推进杆,将两销棒同时经导向平台上的导向槽插入缓冲器箱体中部。本发明能自动化完成将销棒插入缓冲器箱体中部的工作,节省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车用缓冲器的生产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器组装用销棒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用缓冲器是用来缓和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在起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从而减轻对车体结构和装载货物的破坏作用。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压缩弹性元件来缓和冲击作用力,同时在弹性元件变形过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冲击能量。
在对如图1所示的缓冲器进行组装过程中,插拔销棒这一工艺性工序是重要的一步,该工序需将两个销棒穿过缓冲器箱体中部,利用两销棒将弹簧压在缓冲器下部,以便给缓冲器上部留出装配空间,方便后续装配,待上部零件装配完成后,还需要将两销棒拔出,以便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冲器组装用销棒自动插拔系统,本发明重点申请保护其中的缓冲器组装用销棒插入装置,具体为:
缓冲器组装用销棒插入装置,其包括位于下方的双销棒接收机构和位于上方的双销棒推进机构;双销棒接收机构包括过渡槽、接收平台、两个接收槽、接收回转缸和升降缸;过渡槽固定衔接于销棒回流装置的输出口处;接收平台的底面中心固接接收回转缸的转动部,接收回转缸的固定部固接于升降平台上表面上,升降缸固定于升降平台的下方,且升降缸的活塞杆顶部固接升降平台下表面;两个接收槽对称固定于水平的接收平台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当接收平台上的接收槽槽底与过渡槽槽底平齐时,接收平台的转动轴心与两侧的接收槽槽中心线及过渡槽的槽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皆相等;双销棒推进机构包括销棒推进气缸、与两根销棒对应的推进杆、导向平台、两条导向槽;销棒推进气缸固定于接收平台的正上方,用于抵顶推进销棒的两个推进杆通过连接架与销棒推进气缸的滑台相固接;两条导向槽固接于导向平台上,当接收平台在升降缸驱动下上升至两接收槽与两导向槽分别相平齐、正对时,推进杆能在对应侧的接收槽和导向槽中移动。
升降平台下方还固设有对应升降平台下降限位的限位柱。
升降平台与升降缸之间还设有包括导向柱和导向套的导向单元。
过渡槽和接收平台之间固设有接收推开柱,接收推开柱的位置低于过渡槽出口端;接收平台的前、后侧端端面在对应每个接收槽出口端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一防脱件,防脱件包括杆体,杆体中部通过转轴与接受平台转动连接,杆体下部与接收推开柱相对应且端部固接有配重体,防脱件在未受外力作用时,在配重体的重力作用下,防脱件整体自然竖立,且杆体上部遮挡住相应的接收槽出口端。
接收槽的前、后出口端端面与接收平台的前、后侧端端面平齐。
双销棒推进机构还包括四个分别与四个防脱件相对应的推开件;防脱件杆体上部顶端还固接有一朝背离接收槽出口端方向水平延伸的推开抵接柱,每个推开件包括一竖直固定的竖直部和自竖直部底端起朝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部,倾斜部下表面能抵接抵接柱柱体周面,且倾斜部与竖直部之间的夹角区域为推进杆提供了通过空间。
在每个导向槽出口处的上方和下方还转动连接有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
本发明能自动化完成将销棒插入缓冲器箱体中部的工作,节省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两根销棒已插入缓冲器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组织运动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