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紫外/亚氯酸钠组合技术用来去除水中Trimethoprim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42534.2 申请日: 2021-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3060877A 公开(公告)日: 2021-07-02
发明(设计)人: 田富箱;陈晨;叶文凯;赖璠;汪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C02F9/08 分类号: C02F9/08;C02F101/30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李新新
地址: 201418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紫外 氯酸 组合 技术 用来 去除 水中 trimethoprim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紫外/亚氯酸钠组合技术用来去除水中Trimethoprim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Ⅰ)过滤含有Trimethoprim的污染水样;(Ⅱ)调节步骤(Ⅰ)中得到的过滤后的污染水样的pH值,后加入NaClO2,再经紫外光照射进行光诱导氧化反应,去除Trimethopri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投加一定量的NaClO2并结合紫外照射同时作用快速高效去除Trimethoprim,该方法简单实用,容易实现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紫外/亚氯酸钠组合技术用来去除水中Trimethoprim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harm 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是一类源于日常大量使用和排放的化学用品在内的污染物的总称,最早是由Daughton等提出的。近十年来,PPCPs由于在水环境中持续存在,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和公众广泛关注的新兴污染物。PPCPs涉及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具有显著的多样性,这些化合物大多极性高、挥发性低,且易存在于水介质中,故其在环境中的分布将主要通过水相进行传递和食物链扩散。PPCPs存在于水体中的浓度通常为十亿分之几(μg/L)到万亿分之几(ng/L),尽管环境中PPCPs的浓度较低,一般不易引起急性毒性,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持久性、累积性和缓慢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对非靶向生物也存在着慢性毒性的可能。PPCPs能改变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影响高等生物的性别比例、改变植物生长、阻止幼虫孵化、造成身体畸形和引发恶性肿瘤等。PPCPs作为一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的新型污染物,应用范围广,去除率低,可通过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养殖废水等途径排入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危害,并且由于其具有结构复杂、毒性大、难生物降解和环境持久性等特点,难以通过传统的水处理工艺进行去除。目前,PPCPs降解研究已成为了国内饮用水处理热点问题之一。

PPCPs是一大类独特的有机化合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药品(含兽药)和个人护理品。药品通常包括抗生素、激素、止痛药、抗炎药、血脂调节剂、β-受体阻滞剂和细胞抑制药物。个人护理品通常包括防腐剂、杀菌剂、消毒剂、驱虫剂、芳香剂和防晒剂等。抗生素在人类治疗和牲畜农业领域受到了广泛应用。持续暴露的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引起了公众对健康的关注。抗生素包含几个子群,比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和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和安比西林)、磺胺类(如Trimethoprim和磺胺甲恶唑)和氟喹诺酮(如诺氟沙星和西普罗沙星)。

甲氧苄啶(英文名为Trimethoprim)是最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膀胱感染,其次用于治疗旅行腹泻和中耳感染。Trimethoprim主要通过与二氢叶酸竞争叶酸还原酶的途径抑制叶酸生成,从而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Trimethoprim作为抗生素单独使用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但与磺胺类抗生素合用可使细菌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故Trimethoprim有磺胺增效剂之称,后期研究发现Trimethoprim还可使许多抗生素增效,因此Trimethoprim又称为抗菌增效剂。目前,Trimethoprim与磺胺类等抗生素一起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治疗因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畜疾病。但是,Trimethoprim也会有相应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包括皮疹、味觉变化和恶心,它也可能引起光敏感性,并且已被证明在动物怀孕期间服用会有潜在的危害,并且Trimethoprim不能在人体中完全代谢,研究发现,在摄入Trimethoprim的健康成年人的尿液中,约77.5%的结构未被破坏的Trimethoprim被检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