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合式扭曲状叶片的型芯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404.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荣宝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C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 代理人: | 张超宇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合 扭曲 叶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合式扭曲状叶片的型芯制备方法,型芯制备步骤如下:a.首先产品图进行叶轮的建模设计模型;b.待步骤a完成后,根据机加工的技术要求对产品增加毛坯余量和补孔(轮毂),并按照叶轮合金种类进行收缩率的处理,制的胚料A;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胚料A中毛坯外轮廓线旋转建模生产实体模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叶轮的铸造生产提供一种组合式叶轮砂芯,该砂芯具有叶片型面结构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扭曲旋转特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由于组合砂芯,浇注过程通过组合面排气通畅,避免了叶片浇不足和冷隔缺陷,减少了废品,获得性能优良的铸造叶轮,以减小泵的阻力,提高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闭合式扭曲状叶片的型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轮是泵的重要工作部件,是泵的心脏。闭式叶轮有前盖、后盖及叶片组成,其叶片夹在前后盖层中间,复杂叶片结构为扭曲旋转状。铸造叶轮时叶片需要用砂芯成型,砂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泵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传统的制芯工艺是先加工好独立金属质的叶片和前后盖板模型,制芯时将叶片固定在后盖板上,当叶片从砂型中取出时受曲面结构的影响,曲面结构变形严重,壁厚增加,结构近似平面化,与设计要求叶片形状相差较大且表面粗糙度值大,由于叶片较薄且旋转,无法依靠刷涂料来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这将造成在使用中增加水的阻力,影响泵静平衡的效率和寿命;同时由于整体砂芯在铸造过程中排气困难,容易引起叶片浇不足而出现冷隔,造成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合式扭曲状叶片的型芯制备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合式扭曲状叶片的型芯制备方法,型芯制备步骤如下:
a.首先产品图进行叶轮的建模设计模型;
b.待步骤a完成后,根据机加工的技术要求对产品增加毛坯余量和补孔(轮毂),并按照叶轮合金种类进行收缩率的处理,制的胚料A;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胚料A中毛坯外轮廓线旋转建模生产实体模型,并且对在模型入口端和出口端增加芯头并进行布尔求交运算,制的胚料B;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胚料B沿叶片成型区域等分成与叶片数量对应的区域块(每块包含叶片曲面的正面和背面),制的胚料C;
e.待步骤d完成后,以胚料C为实体对其进行热芯盒设计,竖直分型,并设计加热管位置,顶出机构等内容;
f.待步骤e完成后,再让步骤e中制作好的热芯盒在射芯机上制覆膜砂芯,制的成品件;
g.待步骤f完成后,再清理成品件的射砂口砂,表面刷细化耐高温涂料,检查不得有料瘤,并放入鼓风干燥箱烘烤;
h.待步骤g完成后,将烘烤好的砂芯按数量组合,并分别在出口端芯头处和入口两端芯头处应铁丝紧固待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建模设计模型采用的是UG建模软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叶轮合金的收缩率为0.5—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等分的具体方法为将相邻两叶片入口端脊线沿轴线旋转适当角度,与通过轴线的等分面相交分割,出口端亦如此,组合砂芯时入口端克竖直方向定位,出口端在圆周方向定位,保证组合砂芯尺寸准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布尔求交运算操作步骤为:先把需要布尔运算的部件上右键,【设为作业部件】,在UG菜单上的:刺进—相关仿制—WAVE几许链接器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看到WAVE几许链接类型,挑选【体】,然后挑选你要布尔的两个或者多个部件,点击【应用】,运行求交命令进行布尔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荣宝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荣宝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圆机的安全机架结构
- 下一篇:程序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