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1299.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相泽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11/00;H05B6/02;H05B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车美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感应 加热 装置 记录 | ||
本申请提供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一种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具备:高频电源,产生高频电压;第一共振电路,与高频电源电连接,输出基于高频电压的第一共振电压;以及天线,具有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容器及线圈,与第一共振电路电连接,被供给第一共振电压,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共振电路串联地电连接,第一共振电路包括静电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器,第一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与天线的共振频率不同,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和天线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重叠,高频电压的频率存在于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研发出各种类型的记录装置。并且,不仅仅是记录装置,还对记录装置所具备的结构分别进行了研究。例如,已对使附着于记录装置的油墨尽快干燥的机构进行了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对介质施加交流电场而对附着的油墨进行感应加热使之干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10842号公报
但是,干燥的对象即液体作为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天线)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的效率会根据液体的形状和组成发生变化。
另外,在将小型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天线)用于记录装置的情况下,需要使加热器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着进行加热,随着记录装置的高速化,记录介质和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相对移动速度上升。由此,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的效率快速且发生复杂的变化。
关于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的效率,由于作为加热对象的液体的形状和组成的变化,加热器的阻抗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从高频信号源朝向加热器的信号传输量发生变化及变动。因此,虽然通过追随液体的形状和组成来变更加热器的阻抗,能够使加热的效率始终达到最大,但是在液体的形状和组成快速变化时,有可能对调整阻抗的整合器及其控制产生较大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具备:
高频电源,产生高频电压;
第一共振电路,与所述高频电源电连接,输出基于所述高频电压的第一共振电压;以及
天线,具有线圈和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容器,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电连接而被供给至所述第一共振电压,
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串联地电连接,
所述第一共振电路包括静电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器,
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与所述天线的共振频率不同,
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和所述天线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重叠,
所述高频电压的频率存在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
本发明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上述方式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滑架;以及
液体喷出头,
所述滑架至少搭载有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中的加热器及所述液体喷出头,
通过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使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并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液体的薄膜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极附近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监管和质量追溯的防伪及标记方法
- 下一篇:多个相机的自动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