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610.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程东升;祁伟;孙合敏;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87 | 分类号: | G01S13/87;G01S13/58;G01S7/4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1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无源 雷达 精度 分区 航迹 综合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无源雷达探测空域及目标定位精度,根据目标情报质量标准及目标定位精度,构建精度分区规则;获取有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与无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根据重叠区域确定非融合信息区及可融合信息区;根据精度分区规则确定非融合信息区和可融合信息区的信息处理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根据无源雷达目标定位精度对无源雷达探测空域进行区域划分,并在不同的区域内,对有源、无源雷达目标情报的综合处理进行自动管控,提高了情报处理效率,有效实现了有源、无源雷达目标情报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雷达预警技探测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源雷达是通过被动接收目标辐射源信号或目标反射的外辐射源信号实现对空中目标的探测定位,能远距离侦察目标,具有隐蔽性好、兼探测识别和收集电子情报一体的优点,但无源雷达被动地进行电磁信号探测,无法对实行无线电静默的各类飞机、自身不辐射电磁波的各类导弹进行探测。有源雷达主动发射大功率电磁波并通过接收目标回波信号实现对空中目标的探测定位。但由于受具体技术体制固有的先天不足的限制,各种有源对空情报雷达的LPI性能、ECCM性能、抗摧毁能力、抗隐身突防能力、抗低空突防能力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开发一种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缺陷,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及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无源雷达探测空域及目标定位精度,根据目标情报质量标准及所述目标定位精度,构建精度分区规则;获取有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与无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根据所述重叠区域,确定非融合信息区及可融合信息区;根据所述精度分区规则,确定所述非融合信息区和可融合信息区的信息处理模式。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所述目标定位精度以空间球概率误差进行表征,相应地,所述空间球概率误差包括:
其中,GDOP为空间球概率误差;x,y,z为目标的真值在观测坐标系中的坐标;x’,y’,z’为目标的观测值在观测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所述根据目标情报质量标准及所述目标定位精度,构建精度分区规则,包括:若GDOP≤k,无源雷达得到的目标情报参与有源雷达目标情报融合处理;若GDOP>k,无源雷达得到的目标情报作为有源雷达目标情报的补充及查证,不参与有源雷达目标情报融合处理;其中,k为公里数,根据探测任务及目标情报质量标准确定。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所述获取有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与无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包括:
M=M1∩M2
其中,M为重叠区域;M1为有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M2为无源雷达的有效探测区域。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源和无源雷达精度分区航迹综合处理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重叠区域,确定非融合信息区及可融合信息区,包括:有源雷达与无源雷达的非重叠区域为非融合信息区,有源雷达与无源雷达的重叠区域为可融合信息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