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中钢材氧化带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7542.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涛;姜琳琳;赵帅;赵富;袁朕鑫;肖鑫;程衍泽;张玉璘;赵秀阳;孔祥玉;郭庆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8;G06T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钢材 氧化 目标 检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中钢材氧化带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钢材类型的氧化带样本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获得初始氧化带样本数据集;按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基于原始YOLOv4‑tiny算法改进其网络结构,得到钢材氧化带目标检测算法;利用训练集对优化后的网络训练,选取mAP最优的权重文件;将训练完成的网络集成在检测系统中,检测钢材氧化带图像得到氧化带的位置信息。优化后的网络减少了计算参数,提高了网络提取有效特征的能力,能够减少检测中的误判和漏检。压缩后的模型能够部署在小型嵌入式设备端实现在线检测,提高检测方法对复杂工业环境的鲁棒性,为工业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智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中钢材氧化带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钢材氧化带是焊接过程中形成的钢材表面缺陷,极易造成气孔、夹渣和裂纹。为保证工件质量,需要在工业生产过程对存在钢材氧化带位置进行标注。传统技术往往采用人工标注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人工标注的位置不严谨造成误检率高;钢材工件体积大,人工不易操作;工业生产场地极具危险性可能引起操作事故等等。从而,人工质检的方式大大降低工件质量和生产效率,造成生产成本的流失。
在工业智能制造的热潮中,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与小型嵌入式设备结合,实现其在钢材生产线上的应用。目标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精度,不仅解决人工质检带来的问题,还能适应复杂的工业场景,满足生产实时性要求。随着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不断发展,检测精度与网络结构复杂度成正比增长,运行环境对硬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型嵌入式设备的算力不及大型服务器,为实现目标检测方法在小型嵌入式设备上的部署,需要选择轻量级目标检测方法。
轻量级目标检测方法参数少模型小,虽然适应硬件的低算力条件,但随着网络的简化降低了检测精度。为满足钢材生产企业的检测需求,必须保证检测算法同时兼顾准确性和实时性。因此,在提高钢材氧化带的检测速度时,缩减模型大小和保证高检测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中钢材氧化带目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钢材类型的氧化带样本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获得初始氧化带样本数据集;将所述氧化带样本数据集按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基于原始YOLOv4-tiny算法改进其网络结构,重置属于钢材氧化带先验框,得到钢材氧化带目标检测算法;利用训练集对优化后的YOLOv4-tiny网络训练,选取mAP最优的权重文件;将训练完成的网络集成在检测系统中,检测钢材氧化带图像得到氧化带的位置信息。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对基于YOLOv4-tiny轻量级网络进行优化,提高提取有效特征的能力,能够减少检测中的误判和漏检。优化后的网络不仅减少了计算参数,还提高了网络提取有效特征的能力,能够减少检测中的误判和漏检。压缩后的模型能够部署在小型嵌入式设备端实现在线检测,提高检测方法对复杂工业环境的鲁棒性,为工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钢材类型的氧化带样本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获得初始氧化带样本数据集,包括:安置工业级高清摄像头在操作台实时拍摄不同光照下、不同类型的钢材氧化带;对采集的视频读帧生成图片,按序号对图片重命名形成图片唯一ID;使用标注软件对钢材的氧化带位置进行标注,形成对应的xml文件,形成初始氧化带样本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处理,通过随机裁剪、随机翻转、模糊等方式对四张图片进行拼接作为训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