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403.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美;李亚丹;张伟锟;张庚楠;豆龙辉;李恒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15 | 分类号: | B60W20/15;B60W10/06;B60W10/08;B60W10/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混动 车辆 蠕行 控制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当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符合激活电蠕行功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BSG电机拖动发动机转速上升;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目标转速时,根据目标转速、发动机实际转速以及TCU蠕行所需扭矩,计算得到微混动车轮蠕行所需的BSG扭矩;根据BSG扭矩请求扭矩实现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使得计算得到的微混动车轮蠕行所需的BSG扭矩,可以维持发动机转速所需扭矩以及TCU的蠕行扭矩,从而避免了发动机频繁的点火熄火,缩短了车轮起步时间,减少了发动机怠速运行时间,减少油耗及有毒尾气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车辆实现蠕行功能时,动力源是发动机,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扭矩一方面满足自身怠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需满足TCU的蠕行扭矩需求,即发动机提供电力,DCT控制离合器滑膜,二者配合实现车辆的稳定蠕行状态。微混动车辆以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源,电机作为辅助动力,具备智能启停、电动助力、滑行以及制动能量回收等功能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48V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Belt driven Starter Generator,BSG)系统属于微混系统。使微混动系统实现电蠕行功能,可以缩短车辆起步时间,并且可以防止发动机频繁的点火熄火,减少发动机运行时间,利于油耗及排放优化。
然而,车辆蠕行时发动机都是处于怠速运转,燃料雾化不好,燃料燃烧不完全,容易产生积炭,堵塞喷油嘴,严重的积炭会使活塞环卡死甚至折断。此外,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恶化,排出的有毒气体进入驾驶室会影响车内人员健康,排到外界也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蠕行时发动机的燃料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积碳或者排放有毒气体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符合激活电蠕行功能的预设条件;
当所述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符合激活电蠕行功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BSG电机拖动发动机转速上升;
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目标转速时,根据所述目标转速、发动机实际转速以及TCU蠕行所需扭矩,计算得到微混动车轮蠕行所需的BSG扭矩;
根据所述BSG扭矩请求扭矩实现微混动车辆的电蠕行。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符合激活电蠕行功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BSG电机拖动发动机转速上升,包括:
当所述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符合当前档位为D档或R档,油门踏板为松开状态,制动踏板为松开状态,高压ready状态且发动机在停机状态,高压电池soc的放电功率高于预设放电功率阈值,低压soc高于预设电荷阈值,BSG状态无故障且最大可用功率高于预设可用功率阈值,ESP、TCU、EMS、ACCU无启动请求或者禁止停机请求,发动机温度、高压电池温度、BSG电机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阈值,DCDC处于正常工作状态,ACC、APS功能未激活时,控制BSG电机拖动发动机转速上升。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符合激活电蠕行功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BSG电机拖动发动机转速上升,包括:
当所述微混动车辆的运行状态符合激活电蠕行功能的预设条件,将电蠕行功能的激活请求信号置位为第一预设值,
控制状态机由stopped状态进入BSG crank状态,使BSG电机拖动发动机转速上升。
可选的,所述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目标转速时,根据所述目标转速、发动机实际转速以及TCU蠕行所需扭矩,计算得到微混动车轮蠕行所需的BSG扭矩,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