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1349.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寒威;喻湘华;李亮;刘辉;刘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4;A61K47/04;A61K31/704;A61K31/519;A61K47/6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吡咯与多巴胺盐酸盐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离心洗涤后得到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
S2、将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含有药物分子的1mol/L盐酸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离心吸附得到氧化石墨烯-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载药材料;所述药物分子为阿霉素盐酸盐或甲氨蝶呤;
S3、将所述纳米复合载药材料与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混合后,所述的水溶性高分子为海藻酸钠或纤维素,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后静置,即得到所述复合载药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吡咯、所述多巴胺盐酸盐与所述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1-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在3℃至5℃范围内,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在20h至24h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与所述药物分子的质量比为1:(1-8),所述稀盐酸的体积在1mL至2mL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在0.5mg/mL至2mg/mL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的浓度在0.5wt%至2wt%范围内,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的体积在1ml至5mL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钙溶液浓度在0.3 mol/L 至0.5mol/L范围内,所述氯化钙溶液的体积在1mL至3mL范围内。
8.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3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长行程同步滑轨
- 下一篇:一种用于U型换热管管端的手持式砂带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