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生长为单晶微米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404.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秋红;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7/10 | 分类号: | C30B7/10;C30B7/14;C30B29/54;C30B2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姜威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 受体 有机 分子 生长 微米 方法 | ||
1.一种将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生长为单晶微米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1将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与良溶剂混合,并搅拌或震荡处理,得到溶解充分的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溶液;
S12选取微溶所述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的反溶剂,并置于透明进样瓶中密封加热至70-90℃;
S13将与反溶剂的预定体积比的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溶液倒入装有反溶剂的所述透明进样瓶中充分共混密封继续加热70-90℃一定时间,并自然降至室温,密封静置12h-3d,得到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单晶微米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1步骤中的搅拌或震荡处理条件为磁力搅拌12h,或于振荡器中500rpm震荡处理12h,S13步骤中继续密封加热的时间为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为p-DTS(FBTTh2)2,所述良溶剂为氯苯,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溶液的浓度为2mg/ml,所述反溶剂为正己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2步骤中的密封加热温度为70℃,S13步骤中密封静置的时间为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为IEICO-4F,所述良溶剂为氯苯,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溶液的浓度为0.5mg/ml,所述反溶剂为正己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2步骤中的密封加热温度为75℃,S13步骤中密封静置的时间为3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为BTR,所述良溶剂为氯苯,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mg/ml,所述反溶剂为异丙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2步骤中的密封加热温度为87℃,S13步骤中密封静置的时间为3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步骤中还包括在自然降温前将共混后的溶液置于70-90℃的超声仪中超声30-60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步骤中反溶剂与大π共轭给受体有机小分子溶液预定体积比为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4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