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产洛伐他汀的紫色红曲菌Z-27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0370.1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毛健;刘双平;吴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J1/04;C12G3/02;A23L29/00;A23L7/104;A23L11/50;A23L27/50;A21D8/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洛伐他汀 紫色 曲菌 27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洛伐他汀的紫色红曲菌Z‑27及其应用,属于发酵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得到了在洛伐他汀产量、红曲色素合成、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并且不产桔霉素的紫色红曲菌。利用紫色红曲菌固态发酵制备红曲发酵剂中,洛伐他汀产量可达20~24mg/g,色价可达3000~3200μ/g,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无桔霉素检出。并且将菌株或是发酵剂应用于发酵食品如黄酒、豆瓣酱、酱油、食醋、面包的制备中,均未检测出桔霉素,且洛伐他汀产量可达40.70mg/g。具备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洛伐他汀的紫色红曲菌Z-27及其应用,属于发酵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曲是我国先民创造的一种特色传统发酵食品,集多种食药功能于一身。红曲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红曲菌发酵而成的一种独特的酒曲,不仅富含天然红色色素,也具有药用保健价值,主要应用于酿酒、医药及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红曲中独特的发酵菌种——红曲菌,在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如洛伐他汀就是红曲中一种备受关注的功能成分。洛伐他汀一直以来都因为其可以针对病因,具有显著降脂疗效,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优点广受重视和好评。
洛伐他汀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生,主要发酵方式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由于红曲固态发酵产洛伐他汀的含量远高于液态发酵,目前固态发酵仍然是功能性红曲的常用生产方法,随着国内外对我国红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有效提高功能红曲霉菌固态发酵洛伐他汀的产量已成为红曲发酵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工业化生产洛伐他汀和红曲色素普遍存在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那么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的优良功能红曲菌株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对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菌种的选育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利用γ射线、UV、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改造、诱变剂等手段。而采用在工业生产中备受青睐的传统物理诱变方法,选育出稳定高产洛伐他汀的功能红曲霉菌株,对进一步发掘红曲霉菌株资源及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本领域内的红曲霉菌株稳定性不高、洛伐他汀的产量普遍还无法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求,本发明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得到了在洛伐他汀产量、红曲色素合成、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并且不产桔霉素的紫色红曲菌。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已于2021年3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9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剂,所述发酵剂含有所述的紫色红曲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克发酵剂中的孢子数≥1.0×106。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所述发酵剂的方法,将大米进行灭菌、并调节含水量为40%~50%,制备得到发酵培养基,将权利要求1所述紫色红曲菌加入发酵培养基,发酵15-20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权利要求1所述紫色红曲菌以≥1.0×106个孢子/g大米干重的量加入发酵培养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酵过程为先在28-30℃静置培养24-48h后摇散、摊平;此后每18-24h摇瓶1至2次,14-18d发酵结束,制备得到发酵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发酵食品的方法,利用所述紫色红曲菌或所述发酵剂发酵制备食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食品的原料包括由米、面粉、黄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食品包括酒类、面包、酱油、豆瓣酱、醋。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紫色红曲菌或所述发酵剂在发酵食品制备中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食品包括黄酒、面包、酱油、豆瓣酱、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