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类产品的分拣方法、分拣系统、及漏检率的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6951.8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弟;田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覃迎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类产品 分拣 方法 系统 漏检 预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类产品的分拣方法、分拣系统、及漏检率的预估方法,该预估方法包括:使用AOI设备对每卷膜材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检测;提取AOI检测数据和喷码机喷码信息,获得AOI检测缺陷坐标位置、喷码坐标信息,然后将卷材按照实际片状成品的切片尺寸、切片方向进行模拟分块切割,得到分割图,计算出卷材的良率x、喷码率z;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漏检率F(x,y,Z,m)=(1‑x)*(1‑y)*(1‑Z)*m,其中,x为良率;y为AOI命中率;z为喷码率;m为喷码是否汇整。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达到及时、直观监控卷材良率以及喷码异常情况的目的,同时也排除了人员的干预,实现自动化分拣,降低外观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材行业质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类产品的分拣方法、分拣系统、及漏检率的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液晶面板产能快速增长,对国内偏光片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但人工全检产能有限,成为偏光片公司提升产能的重大瓶颈。据统计,对于32吋偏光片片材产品,较有经验的检验员每小时人均80pcs。手动判定AOI免检卷材方式是依赖于人员对前段良率预估、生产统计表记录AOI和喷码异常等情况的手工信息记录为判定依据,然后再将更新的信息传递至后段工程,人员手动匹配就会存在标准不一、不及时性、不可控性、且需人工费时费力挑选卷材,还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前段工程的卷材喷码质量情况。
如果实际片材产品免检出货,可至少提高25倍。但卷材是否达到使用分拣机免检,实际上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在卷材良率不稳定的情况下。目前,基本采用手工方式判定卷材是否可以免检,存在工作量繁杂、及时性低、分类判定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类产品的分拣方法、分拣系统、及漏检率的预估方法,在基于卷材良率预估的基础上,实现漏检率的预估,且准确率高,由此实现了自动分拣,并能及时直观的监控卷材良率以及喷码异常情况,可控性高,降低了成本。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膜类产品漏检率的预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AOI检测:使用AOI设备对每卷膜材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检测;
步骤S2,提取AOI检测数据和喷码机喷码信息,获得AOI检测缺陷坐标位置、喷码坐标信息,然后将卷材按照实际片状成品的切片尺寸、切片方向进行模拟分块切割,得到分割图,计算出卷材的良率x、喷码率z;
步骤S3,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漏检率F(x,y,Z,m):
F(x,y,Z,m)=(1-x)*(1-y)*(1-Z)*m,
其中,x为良率;y为AOI命中率;z为喷码率,即AOI检测缺陷被喷码的占比,此参数可以通过喷码机反馈的喷码数量与AOI检测设备反馈的缺陷数量之比得到;m为喷码是否汇整,即涂布站二维码读码系统2DCCODE是否读到膜边料二维码的数据,是则m=1,否则m=0。
其中AOI检出且喷码产品叫AOI命中,AOI命中率是指AOI在线检测系统对缺陷的检出能力,检出能力是直接取决于软硬件能力。这里的AOI命中率的值是根据前期后制程实际片材全检验证AOI设备能力结果得来。
其中,漏检率概念的推导过程如下:
定义:a0=实际片材A0品数量,b0=实际片材B0品数量,c0=B0品中AOI命中数量,即B0品中被喷码的数量。
其中,A0品指分块区域内有缺陷,且对应喷码状态是OK(也就是至少有一个喷码的);B0品指分块区域有缺陷,但对应的喷码状态是NG,也就是没有喷码的。
假设所有缺陷命中率一致,则命中率为:c0/b0;良率为:1-b0/(a0+b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