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齿轮同轴换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2640.4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姚飞飞;王向阳;耿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东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齿轮 同轴 换向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齿轮同轴换向器,包括左右设置的壳体和壳盖、贯穿壳体的输入轴、贯穿壳盖的输出轴;输入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输入端齿轮,输出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端齿轮;壳体内设置有与输入轴或输出轴的中轴线平行的第一同轴双齿轮和第二同轴双齿轮,第一同轴双齿轮包含共轴的两个第一齿轮,第二同轴双齿轮包含共轴的两个第二齿轮;输入端齿轮与第一同轴双齿轮上左侧的第一齿轮啮合,输出端齿轮与第二同轴双齿轮的一个第二齿轮啮合,余下的第一齿轮与余下的第二齿轮啮合。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输出轴与输出轴共线,输出轴与输出轴转向相反,可实现同比传动,也可实现不同比传动,具有结构空间小、传动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齿轮同轴换向器。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中,实现反向传动装置结构庞大,而且不能输入轴和输出轴共轴反向传动,而实际中,往往需要使用到输入轴和输出轴反向共轴传动。
因而,如何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共轴反向传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齿轮同轴换向器,以实现同轴反向传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圆柱齿轮同轴换向器,包括左右设置的壳体和壳盖、贯穿壳体的输入轴、贯穿壳盖的输出轴;输入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输入端齿轮,输出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端齿轮;壳体内设置有与输入轴或输出轴的中轴线平行的第一同轴双齿轮和第二同轴双齿轮,第一同轴双齿轮包含共轴的两个第一齿轮,第二同轴双齿轮包含共轴的两个第二齿轮;输入端齿轮与第一同轴双齿轮上左侧的第一齿轮啮合,输出端齿轮与第二同轴双齿轮的一个第二齿轮啮合,余下的第一齿轮与余下的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输出端齿轮与第二同轴双齿轮上左侧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一同轴双齿轮上的右侧的第一齿轮与第二同轴双齿轮上右侧的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输出端齿轮与第二同轴双齿轮上右侧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一同轴双齿轮上的右侧的第一齿轮与第二同轴双齿轮上左侧的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输入端齿轮、输出端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斜齿圆柱齿轮。
进一步的,输入端齿轮、输出端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模数相等。
进一步的,输入轴处于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联轴器,输出轴处于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联轴器。
进一步的,第一同轴双齿轮、第二同轴双齿轮分别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
进一步的,壳体与壳盖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输出轴与输出轴处于同一条线,输出轴与输出轴转向相反,可实现同比传动,也可实现不同比传动,具有结构空间小、传动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同轴换向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同轴换向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同轴换向器第一种实施例中齿轮部分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剖面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剖面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东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东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