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6793.6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韩令海;李春雨;王占峰;马赫阳;李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10 | 分类号: | F02N19/10;F01M5/02;F01M1/02;F01M1/16;F01M11/10;F01P3/20;F01P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该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底壳、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及机油保温箱,在机油保温箱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机油保温箱为半球形结构;相互连通的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及冷却水保温箱,在冷却水保温箱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在冷却水保温箱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机油保温箱,在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之间密封形成间隙;介质收集器用于容纳传热介质并能够向间隙内选择性填充传热介质,用于冷却水保温箱和机油保温箱之间热量的传递和隔绝。该发动机控制系统提高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并缩短启动时间,满足节能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排放和油耗等问题日趋关注,节能减排为汽车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发动机实际工作中,发动机点火时,冷却水和机油从较低温度上升至正常温度的冷启动过程历时较长,尤其是在寒冷的条件下,这直接导致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上升和有害污染物排放增多,不符合当今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
现有技术主要从改善燃烧方式和燃料组分等方面,实现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通过在冷却水和机油的管路增加一个加热装置,以改善发动机的冷启动性能。现有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冷却水循环和机油循环各自独立,其中一个循环不能对另一个循环加热或冷却,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且在冷启动过程中,冷却水和机油的温升速度较慢,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需求;第二,现有控制方法仅仅适用于发动机刚刚启动之后的一段时间,在发动机启动前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且在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或行驶在高温环境时又失去了作用,导致工作范围比较窄,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在冷启动时快速提高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并缩短启动时间,以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
机油循环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底壳、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及机油保温箱,所述油底壳用于储存机油,所述机油冷却器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过滤,所述机油冷却器位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机油保温箱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所述机油冷却器用于对机油进行冷却,在所述机油保温箱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所述机油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加热,所述机油保温箱为半球形结构;
冷却水循环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及冷却水保温箱,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所述散热器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在所述冷却水保温箱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所述冷却水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加热,在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所述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机油保温箱,在所述机油保温箱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密封形成间隙;
电池系统,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机油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水加热装置;
介质收集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或所述机油保温箱上,所述介质收集器用于容纳传热介质并能够向所述间隙内选择性填充所述传热介质,用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和所述机油保温箱之间热量的传递和隔绝。
作为优选,所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机油保温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机油保温箱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油底壳上,用于检测所述油底壳的出油口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机油冷却器上,用于检测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一油路阀,其位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机油冷却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机油冷却器之间的第一连接油路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放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可拆卸卡车底盘和箱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