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槐耳、槐耳及云芝发酵培养制备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3431.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于桂洪;葛小璇;杨松;李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质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2 | 分类号: | C12P13/02;A61P39/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酵 培养 制备 苯胺 化合物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槐耳单独发酵培养以及利用槐耳、云芝发酵共培养制备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槐耳和云芝两种药用真菌混合发酵培养得到的两个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相比于槐耳单独发酵培养产量分别提高了46.2和2.1倍。本发明通过槐耳单独发酵培养以及利用槐耳、云芝发酵共培养得到的两个甲酰苯胺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应用于抗衰老药物研发,也可应用于保健药食方面的研究。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抗氧化、抗衰老领域内制备新的抗氧化制剂开辟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发酵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槐耳单独发酵培养以及槐耳、云芝发酵共培养制备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槐耳又名槐檽、槐菌、槐鸡、赤鸡等,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为多孔菌科真菌槐栓菌的子实体。槐耳性平,味苦、辛,主要分布于陕西、山东、河北等地。槐耳的功效在历代医书中早有记载,如槐耳能治风,破血,益力、治大便血、五痔、脱肛等。作为在中国已应用了1600余年的传统中药槐耳,无论是单味药物及其提取物在近年来都受到了学术界和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方面。
云芝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云芝的发酵浓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对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基于此,本发明通过单独接种、培养、发酵槐耳的方式,对槐耳的发酵浓缩液进行了化学分析;同时,本发明还通过以槐耳、云芝发酵共培养的方式,对其混合发酵浓缩液进行了化学分析;经研究发现采用以上两种发酵培养的方式,均可以得到不同产量的两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甲酰苯胺类化合物。这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甲酰苯胺类化合物可应用于抗衰老药物研发,也可应用于保健药食方面的研究,继而为抗氧化、抗衰老领域内抗氧化制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发明内容
基于槐耳、云芝的医药价值以及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发酵共培养槐耳、云芝的方式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继而为抗氧化制剂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槐耳、云芝发酵共培养制备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式II所示;
其中,式I、式II所示化合物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将槐耳、云芝分别接种至固体平面培养基上,培养6-8天;
S2,取部分步骤S1中培养得到的槐耳及云芝,将其分别接种至装有培养基的培养容器中,分别发酵培养6-8天;
S3,将步骤S2中发酵培养得到的槐耳培养液及云芝培养液进行混合,去除部分上清液,再进行发酵共培养12-14天;
S4,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步骤S3发酵培养得到的发酵混合液;
S5,对步骤S4中得到的粗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式I、式II所示化合物。
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槐耳和云芝的接种比例为1∶0.5~1∶1.5。
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的培养基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份组成:甘露醇18.0~22.0g/L,味精8.0~12.0g/L,麦芽糖18.0~22.0g/L,酵母膏2.0~4.0g/L,葡萄糖8.0~12.0g/L,蛋白胨4.0~6.0g/L,MgSO4·7H2O0.2~0.4g/L,KH2PO40.4~0.6g/L,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质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质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