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T影像骨骼分割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523.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维;邰从越;刘慧芳;赵思远;金澍;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34;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ct 影像 骨骼 分割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T影像骨骼分割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CT影像数据输入至骨骼识别模型中;所述CT影像数据经卷积操作处理后得到特征输出图C1;对特征输出图C1经瓶颈模块进行多次复合操作处理后获得特征输出图CN;所述特征输出图CN经卷积操作处理后得到特征输出图CN+1;将所述特征输出图CN+1输入到多个池化核分别进行平均池化操作,获取特征输出图PL;多个特征输出图PL进行堆叠操作得到融合特征PF1;所述融合特征PF1与特征输出图CN+1进行堆叠操作得到融合特征PF2;将融合特征PF2进行卷积操作后,获取分割图S。本申请能够准确并快速的将CT影像进行骨骼分割,节约了时间成本,对GPU要求也不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T影像骨骼分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CT影像自动去骨是医生对患者CT影像评估中一个重要步骤,在CT影像中骨骼会影响医生对血管疾病的判断。目前骨骼分割方式是通过传统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方法实现,即先确定出阈值,再对图像进行二值分割等。该种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分割结果较为理想,在血管分布密集时分割结果并不精准。
现有技术中CT图像去骨一般采用两次CT扫描,一次是正常CT扫描,第二次为造影CT扫描,将骨骼用造影剂标记得到标记后的CT图像。将两次图像做相减处理,得到去骨后的图像。但在医生查阅患者CT影像时,由于血液和骨骼在CT影像中的显示较为相近,使用传统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将骨骼和血液分离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计算速度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快速分割。考虑到大型网络对GPU也有一定要求,故会导致成本高等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T影像骨骼分割方法及装置,其能够准确并快速的将CT影像进行骨骼分割,节约了时间成本,对GPU要求也不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T影像骨骼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CT影像数据输入至骨骼识别模型中,将所述CT影像数据按照背景数据、骨骼数据进行标注;所述骨骼识别模型训练方式为:
所述CT影像数据经卷积操作处理后得到特征输出图C1;
对所述特征输出图C1经瓶颈模块进行多次复合操作处理后获得特征输出图CN,N的取值为4-8;
所述特征输出图CN经卷积操作处理后得到特征输出图CN+1;
将所述特征输出图CN+1输入到多个池化核分别进行平均池化操作,压缩特征输出图CN+1获取特征输出图P,对所述特征输出图P进行卷积操作、双线性插值操作得到尺寸一致的特征输出图PL;
多个所述特征输出图PL进行堆叠操作得到融合特征PF1;
所述融合特征PF1与特征输出图CN+1进行堆叠操作得到融合特征PF2;
将所述融合特征PF2进行卷积操作后,获取与输入CT影像尺寸一致的分割图S。
优选地,还包括: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获取分割图S与原图数据标注之间的损失,利用Adam优化器对骨骼识别模型进行反向传播更新参数,若骨骼识别模型已经收敛则保存模型参数,否则继续训练。
优选地,对所述特征输出图C1经瓶颈模块进行多次复合操作处理后获得特征输出图CN,具体为:
将所述特征输出图C1输入至瓶颈模块B1,经所述瓶颈模块B1复合操作处理后得到特征输出图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未经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