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其的冷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9902.1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健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C22C9/06;C22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孔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u ni sn 合金 制造 方法 用于 冷却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其的冷却器,通过在缩短铸块的冷却时间的同时减少内部裂纹,从而兼顾生产率和品质。一种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其为利用连续铸造法或半连续铸造法的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使熔融的Cu‑Ni‑Sn合金从两端开放的铸模的一端流入,一边使该合金的铸模附近的部分凝固,一边作为铸块从铸模的另一端连续地抽出的工序;以及通过向抽出的铸块吹送雾状的液体来进行冷却,制成Cu‑Ni‑Sn合金的铸造品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其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以往,Cu-Ni-Sn合金等铜合金通过连续铸造法、半连续铸造法制造。连续铸造法与半连续铸造法同样,为主要的铸造方法之一,其将熔融的金属浇注到水冷铸模中,使其连续地凝固,从而作为一定形状(矩形、圆形等)的铸块而抽出,向下方抽出的情况较多。该方法由于完全连续地生产铸块,因此在大量生产一定成分、品质及形状的铸块方面优异,但是,不适于多品种的生产。另一方面,半连续铸造法是限定了铸块长度的分批式的铸造方法,能够将品种和形状尺寸多种多样地变更。另外,近年来,使用大型的无芯炉,能够实现铸块截面的大型化、长条化、以及一次铸造多根数,因此能够具有与连续铸造法相当的生产率。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974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制造铜合金时,利用无芯炉对规定的化学成分组成的铜合金进行熔炼后,利用半连续铸造法进行铸锭,得到铸块。然后,对得到的铸块进行冷却,供于轧制等规定的工序,由此得到目标合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97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铸造工序中对使熔融金属凝固而得到的铸块进行冷却时,其冷却速度对最终得到的合金的生产率、品质造成影响。例如,若冷却速度快,则在铸块中产生内部裂纹,所得到的合金的品质差。另一方面,若冷却速度慢,则虽然能够抑制铸块的内部裂纹,但冷却花费时间,所得到的合金的生产率变差。因此,在合金的制造中,合金的生产率和品质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期望兼顾两者。
特别是,对于含有低熔点的Sn的铜合金(Cu-Ni-Sn合金等),在制成铸块的情况下,在其外侧和内侧,凝固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变大。例如,在通过作为以往进行的冷却方法的水冷喷淋、在水槽中浸渍等来对铸块进行冷却的情况下,冷却速度过快,铸块容易产生内部裂纹。为了抑制内部裂纹的产生,即使例如进行空冷而减慢冷却速度,冷却有时也需要12小时以上,生产率显著差。
另外,作为Cu-Ni-Sn合金,已知有在UNS:C72900中规定的Cu-15Ni-8Sn合金、在UNS:C72700中规定的Cu-9Ni-6Sn合金、以及在UNS:C72950中规定的Cu-21Ni-5Sn合金等。如上所述,含有低熔点的Sn的铜合金容易产生内部裂纹,其中,在制造Sn含量多的Cu-15Ni-8Sn合金的情况下,对于所得到的合金的生产率、品质,由铸块的冷却速度带来的影响特别大。这样,在Cu-Ni-Sn合金的制造中,期望通过适当地选择铸块的冷却条件来兼顾生产率和品质。
此次,本发明人等得到了如下见解:通过采用向铸块吹送雾状的液体的喷雾冷却,能够提供在缩短铸块的冷却时间的同时减少内部裂纹、兼顾生产率和品质的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在缩短铸块的冷却时间的同时减少内部裂纹,从而兼顾生产率和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其为基于连续铸造法或半连续铸造法的Cu-Ni-Sn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
使熔融的Cu-Ni-Sn合金从两端开放的铸模的一端流入,一边使该合金的所述铸模附近的部分凝固,一边作为铸块从所述铸模的另一端连续地抽出的工序,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