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束选区熔化的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7771.3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牛红志;谭浩;殷宝国;张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32/00;B22F10/28;B33Y10/00;B33Y40/10;B33Y40/20;B33Y50/02;B33Y70/10;B33Y80/00;C22C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束 选区 熔化 纳米 颗粒 增强 复合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子束选区熔化的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增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钛基复合材料球形粉末的制造;
S2、粉末的筛选;
S3、构建数字模型;
S4、电子束增材制造;
S5、后处理;
在步骤S4中,所述电子束增材制造采用的电子束选区熔化工艺参数为:熔化电流6.0~25mA、熔化扫描速度4.0~20m/s、预热电流20~50mA、预热扫描速度15~50m/s、层厚35~90μm、道次间距60~120μm、往复式或者棋盘式扫描策略、基板预热温度400~1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粉末的制造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或无坩埚电极气雾化法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球形预合金粉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钛基复合材料球形粉末的原材料包括合金基体和增强相,所述合金基体为纯钛、TC4、TA15、Ti6242或Ti-Al-Sn-Zr-Mo-Si系列高温钛合金中的任一种,增强相为TiB、TiC、TiN、Ti5Si3或稀土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在0.5%~8.0%之间进行选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为La2O3或Y2O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筛选的粒度为40~140μm的球形粉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构建数字模型为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构建出目标形状的钛基复合材料样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之后将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切片离散化处理,导出为直接用于增材制造的数字模型文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绘图软件为Proe、UG、Solidworks或Materialise Magic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电子束增材制造的过程中,保持成形室的真空度≤0.01Pa,或者成形室保持0.10~1.0Pa的流动氦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后处理为步骤S4制造的钛基复合材料样品从粉床中取出,与基板分离,并进行粉末清理、支架切割、表面喷砂和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7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速防卡死的输纱器
- 下一篇:一种钝化锂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