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426.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毅;陈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68 | 分类号: | C01B21/068;C04B35/584 |
代理公司: | 福建高知律师事务所 35259 | 代理人: | 张宜冲 |
地址: | 36244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氮化 硅粉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将碳黑、分散剂和水按照一定质量比例配料,通过高能球磨进行高速分散,得到黑色浆料;取适量所述黑色浆料,按照一定重量百分比与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硝酸盐、分散剂、水混合,高速分散后经过喷雾干燥,得到流动性好的粉体;再通入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氮化反应,得到烧结物后进行脱碳处理,得到掺杂a‑氮化硅粉体。本发明的掺杂氮化硅粉体可直接用于烧结成瓷,以高能球磨法辅助碳热还原法,实现硅粉在较低温度下和较短保温时间内的完全氮化,掺杂氮化硅粉体在后续成瓷过程中,无需外加无机烧结助剂,工艺简单、原料价廉、合成温度低和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杂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硅是一种结构功能陶瓷材料,具有比重小、抗热震性好、蠕变低、耐化学腐蚀、耐磨和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国防、能源、汽车、石化、航空航天、电子等众多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氮化硅粉体的性能(如纯度、粒度、α相含量等)对氮化硅陶瓷的烧结、结构、性能及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目前商业化生产氮化硅粉体的方法主要有硅粉直接氮化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和热分解法等,这些方法或制备成本高、或粉体在相组成、烧结活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如直接氮化法的氮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的反应过程难以控制,产物中的 β-Si3N4 含量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原料价廉、合成温度低和生产成本低、可直接用于烧结成瓷的掺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以高能球磨法辅助碳热还原法,实现硅粉在较低温度下和较短保温时间内的完全氮化。用该方法制备的掺杂氮化硅粉体含有分散均匀的烧结助剂,减少粉体混合不均匀而导致陶瓷烧结后坯体的不均匀和变形。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掺杂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碳黑、分散剂和水按照一定质量比例配料,通过高能球磨进行高速分散,得到黑色浆料;
步骤2:取适量所述黑色浆料,按照一定重量百分比与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硝酸盐、分散剂、水混合,高速分散后经过喷雾干燥,得到流动性好的粉体;
步骤3:将所述流动性好的粉体先通入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800℃~1200℃下反应2~5小时后,再通入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氮化反应,得到烧结物后进行脱碳处理,得到掺杂a-氮化硅粉体,其中所述氮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200℃~1400℃。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步骤1中的碳黑、分散剂和水依次按照质量比例为(25~40):(10~20):(45~65)配料。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步骤2中的黑色浆料、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硝酸盐、分散剂、水混合依次按照质量比例为(8~12):(8~12):(25~35):5:10:80混合。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氧化硅为空心微球氧化硅。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硝酸盐为硝酸镁或硝酸钛或硝酸钡。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掺杂氮化硅粉体可直接用于烧结成瓷,以高能球磨法辅助碳热还原法,实现硅粉在较低温度下和较短保温时间内的完全氮化,掺杂氮化硅粉体在后续成瓷过程中,无需外加无机烧结助剂,工艺简单、原料价廉、合成温度低和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一种掺杂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碳黑、分散剂和水按照一定质量比例配料,通过高能球磨进行高速分散,得到黑色浆料;
步骤2:取适量所述黑色浆料,按照一定重量百分比与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硝酸盐、分散剂、水混合,高速分散后经过喷雾干燥,得到流动性好的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