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9905.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中;何毅波;何建勇;胥峰;应宇汀;张鹏飞;屈亚洲;陈威民;李兵;陈伟艳;吴云兵;余亚敏;陈强;张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8 | 分类号: | B62D63/08;B60R21/13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挂车 折叠 防侧翻 装置 | ||
1.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用于与半挂车底盘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呈并排设置,且均包括连接架、固定板、U形螺栓和螺母,所述半挂车底盘连接在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U形螺栓套设在所述连接架上,且U形螺栓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螺母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呈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均包括依次设置的前连接部、左连接部、后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且所述前连接部、左连接部、后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上均设有所述U形螺栓;所述半挂车底盘包括两并排设置的工字钢梁,所述固定板包括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于一所述工字钢梁上,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连于另一所述工字钢梁上;
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呈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的两侧,且均连接在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均可沿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转动,以收拢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均包括向靠近半挂车车头侧设置的缓冲件,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远离第二缓冲机构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远离第一缓冲机构的一侧均设有侧轮;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均包括L形支架和连接在所述L形支架上的斜支撑;所述L形支架远离所述斜支撑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上,所述斜支撑远离所述L形支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上,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L形支架的前侧,所述斜支撑连接在所述L形支架的背侧;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两所述斜支撑、两所述L形支架以及两所述工字钢梁形成呈对称设置的双三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还包括两呈间隔设置的连接板,其中,一所述连接板处于第一连接架上,另一所述连接板处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且两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半挂车底盘上的螺栓孔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部、左连接部、后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呈中空设置且依次垂直,所述前连接部、左连接部、后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均相同,且呈方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上,所述斜支撑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上,且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呈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蜂窝铝板、气囊和呈间隔设置的两安装板;其中,一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L形支架上,所述蜂窝铝板设置在另一安装板上,所述气囊设置在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轮所处的高度高于半挂车的车轮所处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9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