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型强心苷的制备及其抗血管生成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1566.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4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英;解姗;段文奇;孟宁;孙雅洁;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17/00 | 分类号: | C07J17/00;A61K36/71;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心 制备 及其 血管 生成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型强心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如下:上述化合物是从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Ranunculaceae)中提取:铁筷子根茎部位干粉先用95%乙醇浸泡,然后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对上述的浓缩液进行萃取。将正丁醇萃取相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反相ODS、凝胶柱等柱色谱层析分离,最后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上述乙型强心苷具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管形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制成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本发明为新型抗血管药物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铁筷子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从铁筷子中分离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统计: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居民的死因中排名第l位。研究发现肿瘤生长和转移均具有血管依赖性,并提出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已成为肺癌脑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统治疗干预基础上,积极探索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当前治疗肿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但是存在局部严重缺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是当今药物研发领域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及易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特点,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筷子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主治活血散瘀、尿道炎、膀胱炎、疮疖肿毒等症。近年来人们研究了铁筷子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皂苷、黄酮、植物蜕皮激素、脂肪酸和乙型强心苷,且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血管生成活性。因此,从铁筷子中分离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化合物对于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研发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乙型强心苷化合物,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乙型强心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目的在于上述乙型强心苷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乙型强心苷,其结构式如下:
命名为:5β,10β,14β,16β-tetrahyclroxy-19-norbufa-3,20,22-trienolide
上述乙型强心苷化合物的制备步骤:
(1)将采集的铁筷子植物根茎部位自然风干,粉碎后用95%乙醇浸泡,浸泡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
(2)浓缩液制成水浊液,然后用正丁醇萃取,有机相浓缩后得到正丁醇萃取物;
(3)将正丁醇萃取物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分别用水、30%、50%、95%的乙醇洗脱,最后分别蒸馏浓缩得到四个馏分;
(4)铁筷子正丁醇30%部分过正相硅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甲醇洗脱剂(50:1、20:1、15:1、8:1、2:1)梯度洗脱得到五个组分Fr.1-Fr.5;
(5)将组分Fr.4过正相硅胶柱层析,依次用15:1、8:1、5:1、2:1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五个组分Fr.4.1-Fr.4.5;
(6)将Fr.4.4过反相色谱柱层析,用甲醇-水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五个组分Fr.4.4.1-Fr.4.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