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瑞克替尼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915.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单瑞平;冯大林;俞淑霞;沈珉霁;尚海萍;鲍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晟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6;A61K47/18;A61K47/14;A61K47/10;A61K47/32;A61K31/519;A61P17/14;A61P29/00;A61P19/02;A61P17/06;A61P3/10;A61P13/12;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巴瑞克替尼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巴瑞克替尼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的巴瑞克替尼凝胶剂包含活性成分巴瑞克替尼及药用辅料,所述药用辅料包含凝胶基质、透皮促进剂、络合剂、防腐剂、及水。本发明的巴瑞克替尼凝胶剂适用于经皮给药,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提高患者顺应性,尤其适宜治疗斑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巴瑞克替尼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 途。
背景技术
巴瑞克替尼(Baricitinib),CAS号1187594-09-7,是一种选择性JAK抑制剂,可选择性 抑制JAK激酶1与JAK激酶2,比作用于JAK3和Tyk2选择性高70和10倍左右,对c-Met 和Chk2没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成年人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对于 一个或多个抗风湿药物不耐受可采用本品治疗,本品可单药治疗或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巴瑞克替尼亦开发用于治疗银屑病、糖尿病肾病、特应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目前均处于II期临床阶段。
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常累及头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尤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较高,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局限性斑状斑秃(头皮斑块性 脱发)、全秃(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失)和普秃(全身毛发的脱失)。关于斑秃的病因已经有 很多报道,如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主流观点仍将其发 病机制归因于JAK激酶转导和信号转录通路的激活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近年来,随激 光技术不断发展,其已被广泛用于斑秃临床治疗,但其成本高昂,且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因 此,当患者疾病状况较轻时,临床上一般通过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致敏剂、糖皮质激素类 药物进行治疗。然而,传统的治疗药物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诸如,水肿、心血管并发症等, 且较难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近年来,斑秃治疗方法已呈现出多样化,包括JAK抑制剂和免 疫抑制剂等。目前,已有临床试验表明巴瑞克替尼对于斑秃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毛发再生功 能,其对轻中度的斑秃患者效果较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免疫调节、抗炎等药理作用有关。
临床上巴瑞克替尼的给药方式以口服为主,例如艾乐明(巴瑞克替尼片),其于2019年 6月24日获NMPA批准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但其存在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上呼吸感染、恶心等不良反应;且艾乐明(巴瑞克替尼片)剂型、 给药途径、适应症等均不适用于斑秃患者的治疗。因此,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一种适宜 斑秃治疗的巴瑞克替尼的新剂型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巴瑞克替尼凝胶剂,其为经 皮给药剂型,适用于斑秃患者的治疗。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巴瑞克替尼凝胶剂,包含活性成分巴瑞克替尼及药用辅 料,所述药用辅料包含凝胶基质、透皮促进剂、络合剂、防腐剂、及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凝胶剂包含如下质量分数的成分:
巴瑞克替尼:0.2wt%~2.0wt%;
凝胶基质:0.5wt%~10.0wt%;
透皮促进剂:5.0wt%~50.0wt%;
络合剂:0.01wt%~0.2wt%;
防腐剂:0.01wt%~0.5wt%;
水:余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巴瑞克替尼的含量为0.5wt%~1.5wt%;所述凝胶基质的 含量为0.5wt%~5.0wt%;所述透皮促进剂的含量为10wt%~30wt%;所述络合剂的含量为 0.02wt%~0.06wt%;所述防腐剂的含量为0.05wt%~0.1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