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多尺度小目标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435.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鹏;赵萌;杨虹霞;敖吉;陈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44;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视网膜 眼底 图像 中的 尺度 目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面向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多尺度小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8种公共数据集,基于Laplacian尺度空间理论计算每个MA以及负样本的最佳感受野,从而得到每个MA的patchsize;
(2)手动对正负样本patch进行计算,正样本(MA)以MA区域的连通域(金标准)质心为中心,截取patch,负样本选取除MA区域外随机截取图像中的patch区域作为负样本;
(3)制作数据集对应的标签,并通过预设值对图像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
(4)设计适用于现有数据集的神经网络,以实现对多尺度视网膜眼底图像中微动脉瘤的分类;
(5)通过计算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F1分数对所述神经网络性能进行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多尺度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神经网络为特征提取网络,以提取有效的病灶区域特征信息,完成后续的分类任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多尺度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神经网络使用ASPP方法,对不同尺度的眼底图像进行自适应池化,之后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使不同尺寸的图像可以得到相同尺度的特征图,用于后面共享参数的训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多尺度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积神经网络引入注意力机制,对融合后的特征图进行3层下采样特征提取,每层下采样的输出分别经过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可以更加准确的强调有效特征,避免背景以及其他噪声对有效特征信息造成干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多尺度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融合使用金字塔融合机制,在提取到有效的特征后,通过3层上采样操作还原特征图的细节信息,并与下采样中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特征金字塔融合,最后将金字塔每一层的特征图进行像素累加操作,作为用于分类的特征图,最终得到二分类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4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