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747.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有也;神田龙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悬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抑制车辆的举动变化的电动悬架装置。电动悬架装置(11)具备设于车辆(10)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产生用于使车身的振动衰减的衰减力的电磁致动器(13),还具备:信息获取部(41),其获取车辆的簧上速度(SV)及簧上加速度(SA)的信息;弹起目标值运算部(47),其基于簧上速度运算车辆的弹起姿势控制用的弹起目标值;和驱动控制部(45),其使用基于弹起目标值而获得的控制目标载荷来进行电磁致动器的驱动控制。弹起目标值运算部具有将弹起目标值相对于簧上速度建立关联的弹起目标载荷图(52)。弹起目标值运算部基于簧上速度及簧上加速度的信息来调整弹起目标载荷图中设定的无反应区(77)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致动器的电动悬架装置,该致动器设于车辆的 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产生用于使车身的振动衰减的衰减力。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致动器的电动悬架装置,该致动器设于车 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产生用于使车身的振动衰减的衰减力(参 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架装置具备:基本输入量计算机构,其基 于轮速传感器检测出的车轮速度变化量来计算车辆的基本输入量; 目标电流设定机构,其基于基本输入量来设定目标电流;目标电流 设定机构,其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车身加速度来设定目标电 流;和控制机构,其在控制车辆举动的车辆举动控制装置非工作时 基于目标电流控制阻尼器(致动器),并在车辆举动控制装置工作 时基于目标电流控制阻尼器(致动器)。
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架装置,无需使用上下G传感器和行 程传感器,且不管设定于悬架的主销后倾角如何,都能适当控制致 动器的衰减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7906号公报
不过,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架装置中,如该专利文献1的图12和0080段所示,衰减力基值计算部基于所输入的簧上速度通过参 照簧上速度-衰减力图而(考虑了后段所述的修正)计算衰减力基准 值。在此处参照的簧上速度-衰减力图中,在簧上速度的方向于伸长侧与缩短侧之间切换的切换点附近的速度区域内,设定有衰减力基 准值为零的无反应区。
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架装置中,因为处于切换点附近的速度 区域内的簧上速度的值常常包含误差等理由,所以在切换点附近的 速度区域内设定无反应区,并将成为固定值(零)的衰减力基准值 相对于进入该无反应区的簧上速度的值建立关联。由此,即使在簧上速度的值包含误差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地排除了因该误差而来的 衰减力控制的误动作。
然而,像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架装置那样,簧上速度在切换点 附近的速度区域内设定无反应区,进行将成为固定值(零)的衰减 力基准值相对于处于该速度区域内的簧上速度的值建立关联的运 算,并使用作为该运算结果的衰减力基准值进行致动器的驱动控制, 在该情况下,即使假设进入无反应区的簧上速度的值是高精度的值, 也没有被反映到致动器的驱动控制中。
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架装置中,在恰当抑制车辆的举 动变化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即使是在簧上速度的切换点附近的速度区域内设定无反应区的情况 下也能恰当抑制车辆的举动变化的电动悬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蓄电池单元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和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