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2294.7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温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10 | 分类号: | B61D15/10;B61K9/10;B61F19/06;G01N33/20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54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钢轨 探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探伤装置,涉及探伤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体和装配件,基体底面设置有底槽,底槽内部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主伸缩柱,主伸缩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基体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侧边槽,侧边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输出端设置有副伸缩柱,装配件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垫,安装槽底面设置有通槽,安装槽内部安装有探伤仪,探伤仪底面设置有探伤头。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气缸、多组伸缩柱、通槽、装配件、安装槽、卡板、插槽和卡柱,让该装置与钢轨之间的安装更加轻松省力,无需多名人员抬动,装配效率高,并且可以对探伤仪和驱动轮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探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在电气化铁道或自动闭塞区段,钢轨还可兼做轨道电路之用,钢轨以每米大致重量的公斤数,可分为起重机轨(吊车轨)、重轨和轻轨三种,钢轨在长期使用下会出现细小的裂缝,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常使用钢轨探伤装置对钢轨进行维护勘测检测。
现有的钢轨探伤装置大多数为一体式装置,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施工人员将装置抬至铁轨上十分费力,通常需要数名人员帮忙搬运,并且滚轮不易与铁轨对齐,导致装置与铁轨之间的装配十分麻烦;恶劣环境下,铁轨上会有石子等杂质,容易打伤探伤仪,影响探伤工作;因此,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探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探伤装置,通过设置通槽、装配件、安装槽、卡板、插槽和卡柱,解决了现有的探伤装置抬至铁轨上十分费力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气缸、主伸缩柱、第二气缸、副伸缩柱和装配件,解决了现有的探伤装置在装配时,滚轮不易与铁轨对齐的问题;通过设置延伸板和导流铲板,解决了现有的探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被铁轨上的杂质或石子打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探伤装置,包括基体和装配件,所述基体底面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内部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主伸缩柱,所述主伸缩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面设置有防磨垫,所述基体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侧边槽,所述侧边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设置有副伸缩柱,所述装配件数量为两个,两个装配件关于基体中线呈对称设置,所述副伸缩柱一端与装配件连接;第一气缸带动主伸缩柱进行伸缩,当需要与铁轨之间进行装配时,第一气缸将主伸缩柱升降,支撑板将该装置整体撑起,第二气缸带动副伸缩柱进行伸缩,将驱动轮伸缩至合适的位置时,第一气缸将主伸缩柱收回,驱动轮即可稳定安装在铁轨上,该方式让该装置与铁轨之间的装配变得十分简单且省力,无需在耗费大量人力用来抬动装置,防磨垫防止支撑板在支撑轨枕时被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件底面设置有若干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装配件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安装槽底面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装配件,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探伤仪,所述探伤仪底面设置有探伤头,所述探伤仪安装于安装槽内部,所述探伤头位于通槽内部,驱动机构带动驱动轮旋转;通过安装槽可将进行探伤仪的装配,由于探伤仪本体的重量较重,拆下探伤仪方便基体与钢轨之间进行装配;基体装配在轨道后;探伤仪安装在安装槽内,探伤头插入通槽,探伤头通过通槽进行钢轨探伤,缓冲垫提升对探伤仪的保护性,防止探伤仪受到磨损,对探伤仪进行缓冲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件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底面安装有导流铲板,延伸板用于导流铲板的安装,导流铲板可以对钢轨上的石子或杂质进行铲除,将石子导向装置两侧,防止石子等杂质打伤探伤仪,防止石子影响驱动轮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橡胶智能化加工装备
- 下一篇:一种轴向运动搬运两轮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