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8686.6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明;于佳;于洋;李宏宇;苏宝玲;刘泓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品系 间耐低钾性 差异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抗性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的鉴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低钾胁迫条件,测定受测番茄品系叶片中H2O2的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品系间相对H2O2的含量,依据H2O2相对含量的多少,判定番茄品系耐低钾能力的强弱。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测定周期短,结果准确性高,应用范围广,为早期或适期鉴定植株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抗性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钾素亏缺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目前我国农田钾平衡总体表现为亏缺态势,且不合理的施肥导致土壤板结而影响作物营养吸收,致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品质下降。由于耐低钾基因型较钾敏感基因型常具有更好的吸收能力,更高的利用效率及更优化的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筛选及鉴定耐低钾型的番茄材料,对开发新品种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番茄耐低钾性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鉴定其吸钾量、钾利用效率、生物量、产量、根系活力、光合作用能力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已在多种物种中筛选鉴定得到耐低钾型品系及钾敏感型品系。在挖掘优质种资资源的工作中发挥了的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鉴定植株耐低钾性时常将植物吸收钾的能力(吸钾量)及对钾的利用效率(钾利用效率)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在实际测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吸钾量高而钾利用效率并不高的情况,或者钾利用效率较高而吸钾能力并不高的情况出现,因此常需要测定其它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综合判定植株对低钾的耐性。使整个鉴定的周期及工作量加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性高的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的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快速而简便的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的鉴定方法,以准确鉴定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的差异。
本发明提供的番茄品系间耐低钾性差异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待测番茄品系,选择其中无病虫植株,置于全营养液(K+)及无钾营养液(K-)中培养;
(2)测量H2O2含量。取上述步骤(1)培养的植株叶片1g-2g,剪碎后加3ml 4℃预冷丙酮匀浆,10min (10000r/min)离心后留取上清液,加3ml萃取剂,再加5-10ml蒸馏水,混匀后离心1min(4000r/min), 上清液为H2O2待测液;
[(3)取上述步骤(2)中待测液,加入硫酸钛溶液2ml与浓氨水3ml溶液,待沉淀形成后离心10min (3000r/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丙酮反复洗涤3-5次;
(4)向上述步骤(3)中沉淀加入2mol/L硫酸,待沉淀溶解后,转入1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离心管,将洗涤液合并后定容至10ml刻度,△A 415nm波长下比色;
(5)制作H2O2标准曲线,△A 415nm波长下比色,获得H2O2浓度,根据计算公式计算植物组织中H2O2含量 (μmol/g FW)=(C*Vt)/(FW*V1),K+、K-每组取3-5次重复,取平均值。式中C—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H2O2浓度(μmol);Vt—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FW—植物组织鲜重(g);V1—测定时用样品提取液体积(ml);
(6)分析结果,根据每种番茄品系叶片中相对H2O2含量(K--K+)值的大小,判定其耐低钾能力的强弱,数值越小,耐低钾性越强;数值越大,耐低钾性越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