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恢复专用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9309.6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峰;俞春存;王蕾;冯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4D29/056;F04D29/063;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德跃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活塞 发动机 高空 功率 恢复 专用 增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恢复专用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涡轮机包括蜗壳,蜗壳一端连接压气机;还包括涡轮叶片,涡轮叶片一侧连接有转轴,蜗壳靠近涡轮叶片处设有废气进气口;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壳体,压气机壳体一端连接蜗壳,还包括叶轮,转轴贯穿叶轮;转轴一端设有轴承,压气机壳体设有润滑油腔,润滑油腔设有润滑油管,润滑油管一端位于润滑油腔内,另一端靠近轴承;压气机壳体设有压气机出口。通过润滑油管根据虹吸原理将润滑油腔中的润滑油吸至轴承处进行润滑,增压器无需外接润滑管路,简化了润滑系统、降低增压器布置的复杂程度、结构更加紧凑、减轻增压器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恢复专用增压器。
背景技术
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恢复的增压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是一种进气增压装置,用于随着无人机飞行高度增加而增加发动机进气量,保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实现随着海拔升高发动机功率的恢复。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废气驱动涡轮旋转,进而带动压气机旋转,实现进气增压,实现发动机功率恢复。现有技术中的增压器需要专门的高压润滑系统,机构复杂、重量较大,且随着海拔升高会出现滑油泄漏情况,严重影响系统可靠性。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恢复专用增压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恢复专用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
所述涡轮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为两端开口的套体,所述蜗壳一端连接所述压气机,所述蜗壳靠近所述压气机一端连接有涡轮端密封板;
所述涡轮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的中心轴垂直于所述涡轮端密封板,所述涡轮叶片靠近所述涡轮端密封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涡轮端密封板;
所述蜗壳靠近所述涡轮叶片处设有废气进气口;
所述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壳体,所述压气机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套体,所述压气机壳体一端连接所述蜗壳,所述压气机壳体靠近所述蜗壳一端连接有压气机端密封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压气机端密封板;
所述压气机还包括叶轮,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叶轮,所述涡轮叶片、所述转轴和所述叶轮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涡轮机一端与所述叶轮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压气机壳体设有润滑油腔,所述润滑油腔设有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一端位于所述润滑油腔内,另一端靠近所述轴承,所述润滑油管用于根据虹吸原理将所述润滑油腔中的润滑油吸至所述轴承处进行润滑;
所述压气机壳体靠近所述叶轮处设有压气机出口。
优选地,所述涡轮机还包括废气旁通机构,
所述废气旁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蜗壳上的旁通阀,所述旁通阀包括阀片、阀轴和轴套,所述阀轴贯穿所述轴套,所述阀轴一端连接所述阀片;
所述废气旁通机构还包括电机、拉线、控制臂和弹簧,所述拉线一端连接所述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臂;所述控制臂一端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所述控制臂的中部连接所述阀轴远离所述阀片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臂,另一端连接所述蜗壳。
优选地,所述涡轮端密封板靠近所述压气机端密封板一侧设有隔热板,所述涡轮端密封板靠近所述转轴处设有用于密封的轴封。
优选地,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一体化,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压气机壳体卡合。
优选地,所述轴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润滑油管与所述轴承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腔与所述压气机壳体一体化。
优选地,所述叶轮与所述转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