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716.6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源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徐丽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柱结构,可包括:中柱内上部件,连接至侧内部件;中柱内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至中柱内上部件;中柱加强外部件,连接至前柱加强外部件并且沿上下方向连接至中柱内部件;中柱加强件,在中柱内部件与中柱加强外部件之间的内侧上沿着上下方向布置,并且耦接在中柱内部件与中柱加强外部件的前/后凸缘结合部之间;以及安全带加强件,形状对应于中柱加强件,并且连接至中柱加强件,以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内封闭区段。
相关申请的引证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8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00076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的柱结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应用滑动门的车辆的中柱结构(center pillar structure)。
背景技术
通常,车身的中柱是定位在前门与后门之间的柱,并且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支撑车身的整体强度,并且被配置为保护乘员。
这些中柱根据车辆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形状。作为一个实例,轿车和SUV车辆中的中柱的上端部具有T形,并且可以通过在两个方向上传递载荷来确保坚固性。
作为另一实例,具有滑动门的MPV车辆中的中柱的上端部被设置为“L”形,以避免与滑动门轨干涉。由于“L”形的中柱的上部仅在其一个方向上转移载荷,因此它坚固性不足,并且当载荷在其特定方向(诸如,悬臂形状)上传递时可能发生屈曲。
此外,在车辆与“L”形的中柱的上部发生小的重叠碰撞的情况下,冲击载荷集中在中柱的上部。因此,由于碰撞载荷的传递方向通过中柱的上端部从车辆行进方向急剧地弯曲至竖直方向,因此中柱的上端部不能防止碰撞载荷并且可能大幅变形。
因此,为了改进如上所描述的结构限制,需要对“L”形的中柱的上部进行充分的加强。然而,传统地,由于车身的焊接特性和滑轨的干涉,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中柱的上端部处钢板面板的厚度和材料增加而没有结构增强。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包括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能被认为是对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中柱结构,该中柱结构被配置为通过提高中柱的强度和连通性来确保碰撞性能并且降低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中柱结构可以包括:中柱内上部件,连接至侧内部件;中柱内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至中柱内上部件;中柱加强外部件,连接至前柱加强外部件并且沿上下方向连接至中柱内部件;中柱加强件,在中柱内部件与中柱加强外部件之间的内侧上沿着上下方向布置,并且耦接在中柱内部件和中柱加强外部件的前/后凸缘结合部之间;以及安全带加强件,形状对应于中柱加强件,并且连接至中柱加强件,以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内封闭区段。
内封闭区段可以包括:前焊接凸缘部,在前焊接凸缘部中,中柱加强件的前凸缘和安全带加强件的前凸缘沿着上下方向彼此焊接;以及后焊接凸缘部,在后焊接凸缘部中,中柱加强件的后凸缘和安全带加强件的后凸缘沿着上下方向彼此焊接。
中柱加强件可以包括凸缘肋,该凸缘肋形成为通过在上下方向上与中柱加强件的所述前凸缘和中柱加强件的后凸缘分离而整体地突出,并且接合在中柱内部件与中柱加强外部件的前/后凸缘结合部之间。
侧内部件的后端部可以与内封闭区段的上端部的前焊接凸缘部焊接。
侧内部件的后端部可以与安全带加强件的前凸缘焊接。
中柱内上部件可以焊接在侧内部件的焊接部和前焊接凸缘部的前方。
中柱加强外部件可以在内封闭区段的上端部处焊接至后焊接凸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