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番茄栽培大棚以及棚室番茄的提质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2631.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钱华;赵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C23/00;A01G22/05;A01C21/00;C05G3/40;C05F17/2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茄 栽培 大棚 以及 方法 | ||
番茄栽培大棚以及棚室番茄的提质栽培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栽培大棚以及大棚内的番茄栽培方法,它要解决现有大棚内种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提质栽培方法:一、将番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种处理;二、在棚室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底层缓释基肥、猪粪和上层缓释基肥,在上层缓释基肥表面覆黑土;三、当番茄幼苗长至40~50cm时,设置引导架;四、番茄苗在开花期喷施第一叶面肥;五、番茄苗进入膨果期喷施第二叶面肥。本发明棚室番茄的提质栽培方法中先在大棚内上依次铺设底层缓释基肥、猪粪和上层缓释基肥,缓释基肥中主要包括秸秆和无机肥料,优化叶面肥的成分和配比,保证番茄在整个培育期的营养充足,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栽培大棚以及大棚内番茄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属于茄科茄属植物,是我国设施农业中种植面积最广的蔬果之一。番茄原产地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经各种栽培手段进行繁育,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并广泛食用的蔬菜作物之一。有证据表明,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可通过经常食用番茄来降低其发病率,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是番茄具有有益影响的关键因素,类胡萝卜素可以降低某些类型的癌症、白内障和动脉硬化形成的风险。番茄中有两种主要的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80%-90%)和β-胡萝卜素(7%-10%)。番茄红素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
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框架覆膜结构,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形成一个温室空间,从而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适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蔬菜栽培。近年来,蔬菜大棚已广泛用于番茄的栽培。
但由于大棚相对密闭,土壤肥力和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番茄栽种培育,使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大棚内种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有待提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番茄栽培大棚以及棚室番茄的提质栽培方法。
本发明番茄栽培大棚包括棚架、架梁、喷淋喷嘴、导轨架和引导架,在棚架表面铺设有保温膜,在架梁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喷淋喷嘴,架梁的下方设置有导轨架,多个引导架挂设在导轨架上,所述的引导架包括架杆、横杆和喷药喷嘴,沿引导架的高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杆,沿架杆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药喷嘴,喷药喷嘴位于相邻两个横杆之间。
本发明棚室番茄的提质栽培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一、将番茄种子浸泡在40~50℃的温水中浸种处理,浸种后的种子保湿催芽直至种子露白,得到预处理的番茄种子;
二、在棚室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底层缓释基肥、猪粪和上层缓释基肥,在上层缓释基肥表面覆黑土,将预处理的番茄种子播种到黑土中,直至长出番茄幼苗;
三、当番茄幼苗长至40~50cm时,设置引导架,番茄幼苗攀架生长;
四、番茄苗在开花期喷施第一叶面肥,间隔2~3天后再喷施第一叶面肥,然后进行叶面喷淋水,完成开花期叶面肥喷施;
五、番茄苗进入膨果期喷施第二叶面肥,间隔2~3天后再喷施第二叶面肥,然后进行叶面喷淋水,番茄生长直至果实成熟,完成棚室番茄的提质栽培;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缓释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秸秆浸入到质量浓度为0.2%~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50~6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经清洗后得到碱处理的秸秆;
b、在100~120℃温度下对碱处理的秸秆进行高温处理,烘干后得到高温处理后的秸秆;
c、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30%~45%的尿素、15%~20%的磷酸铵、15%~25%的氯化钾、15%~25%的过磷酸钙和4%~8%的枯草芽孢杆菌粉作为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