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货车心盘座及其自动化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2013.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5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易冉;冯存义;宋柳义;陈娜娜;王彦元;黄志勇;刘坚;杨波;李晓辉;武永亮;李春明;孟繁华;杨卫东;陈文;尹敏;朱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 | 分类号: | B23K9/02;B23K9/127;B23K9/32;B61F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丛诗洋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货车 心盘座 及其 自动化 焊接 方法 | ||
1.一种铁路货车心盘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竖直设于心盘座工件两侧,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底部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端与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的板厚为10mm,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板厚为14mm,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板厚为14m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意一项所述铁路货车心盘座的自动化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准备好心盘座工件;
步骤二、采用点激光系统寻位,依次在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进行寻位;
步骤三、对心盘座工件进行焊接,焊接顺序为:所述第一补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补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处、变位机顺时针翻转90°、所述第一补强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处、变位机逆时针翻转180°、所述第二补强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处;
步骤四、变位机顺时针翻转90°,完成焊接,清理飞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第二隔板的寻位方式为在所述第二隔板背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面垂直进行四组1D寻位;所述第一隔板的寻位方式为在所述第一隔板背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面垂直进行四组1D寻位;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寻位方式为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分别垂直进行一组1D寻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补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由所述心盘座工件内部进行单面焊接,焊缝方向为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向所述第一隔板焊接,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向所述第二隔板焊接;焊接的焊角为6mm,焊接电流为260A,焊接电压为28-30V,焊接速度为500mm/min,摆动频率为2.9HZ,振幅为1.3mm,摆动停留时间为0.1s,收弧电流为180A,气体流量为19-25L/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二补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由所述心盘座工件内部进行单面焊接,焊缝方向为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向所述第一隔板焊接,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向所述第二隔板焊接;焊接的焊角为6mm,焊接电流为260A,焊接电压为28-30V,焊接速度为500mm/min,摆动频率为2.9HZ,振幅为1.3mm,摆动停留时间为0.1s,收弧电流为180A,气体流量为19-25L/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处进行双面焊接,焊缝方向为由所述第一补强板向所述第二补强板进行焊接;焊接的焊角为8mm,焊接电流为260A,焊接电压为28-30V,焊接速度为500mm/min,摆动频率为2.8HZ,振幅为1.3mm,摆动停留时间为0.1s,收弧电流为180A,气体流量为19-25L/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补强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处进行双面焊接,焊缝方向为由所述第一补强板上端向下端进行焊接;焊接的焊角为8mm,焊接电流为260A,焊接电压为28-30V,焊接速度为500mm/min,摆动频率为2.8HZ,振幅为1.3mm,摆动停留时间为0.1s,收弧电流为180A,气体流量为19-25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0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