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025.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自强;邵春望;侯冶;汤思尧;王孝雪;夏新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林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0 | 分类号: | F16K1/20;F16K1/36;F16K1/32;F16K27/0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复位 通风 挡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涉及通风挡板阀技术领域;包括承力框架,所述承力框架内侧设置有隔声内腔,所述隔声内腔填充有玻璃丝绵,所述隔声内腔内部安装有多个偏心叶片组,所述承力框架外部一侧安装有与所述偏心叶片组传动连接的叶片组传动机构,所述叶片组传动机构外部设置有复位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能够采用机械式手动打开或关闭,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挡板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风挡板阀隔声效果不显著,且大多使用电动或气动系统控制,结构复杂且控制系统费用较高。当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导致电动或气动系统损坏时,挡板阀无法执行关闭工作,此时风道无法关闭阻隔空气流通,导致火灾蔓延或事故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采用机械式手动打开或关闭,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包括承力框架,所述承力框架内侧设置有隔声内腔,所述隔声内腔填充有玻璃丝绵,所述隔声内腔内部安装有多个偏心叶片组,所述承力框架外部一侧安装有与所述偏心叶片组传动连接的叶片组传动机构,所述叶片组传动机构外部设置有复位组件。
可选的,所述偏心叶片组包括1.5mm叶片、Φ20mm圆钢转轴、3mm加强护板;所述叶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圆钢转轴一侧,所述加强护板设置于所述叶片外侧,且所述加强护板与所述圆钢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圆钢转轴两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隔声内腔两端,且所述圆钢转轴一端与所述叶片组传动机构连接。
可选的,所述叶片组传动机构包括带座轴承、14mm传动短杆、5mm传动长杆;多个所述带座轴承均匀固定设置于所述承力框架外部,所述圆钢转轴一端穿过所述隔声内腔后活动穿设于所述带座轴承内,所述传动短杆一端与位于所述带座轴承内的所述圆钢转轴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长杆活动连接,所述传动长杆水平设置。
可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3mm配重钢板组、16mm连接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承力框架外部,所述圆钢转轴一端穿过所述带座轴承后穿设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配重钢板组连接,另一端与穿过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圆钢转轴焊接。
可选的,所述承力框架采用6mm钢板及63×63×6角钢焊接制成。
可选的,所述隔声内腔包括2mm框架、80mm厚隔声层及2mm护面板;所述隔声层包括玻璃丝绵。
可选的,所述玻璃丝绵包括40mm厚超细玻璃丝绵和50mm厚超细玻璃丝绵。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机械式自复位通风隔声挡板阀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仅靠机械式自复位机构关闭,结构牢固可靠,隔声效果好;承力框架使用钢板及角钢焊接形式,以保证挡板阀在设备使用中结构可靠、运行稳定、耐受震动及冲击;隔声内腔填充超细玻璃丝绵能够显著提高挡板阀的隔声量,避免气流噪声对周围工作人员产生危害;偏心叶片组的加强护板提高叶片强度和刚度,减少叶片在高速气流中的变形和震动;叶片组传动机构设置带座轴承,使叶片启闭顺畅;配重钢板组采用螺栓连接,可对配重钢板的安装数量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工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观外观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林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林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