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场面监视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756.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夏朝禹;周自力;侯昌波;郝育松;裴锡凯;郭春波;范丽娟;张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1 | 分类号: | G01S13/91;G01S13/89;G01S7/41;G01S7/292;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周俊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面 监视 雷达 信号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场面监视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模块、成像与矫正模块、2-D杂波图更新模块、目标检测模块、点迹凝聚模块和航迹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原始模拟雷达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转换后的数据提取出距离向分辨率、方位向分辨率、角度-幅度统计值和单位扫描时间,将角度-幅度统计值进行线性或LOG中放转换,得到处理后的信号,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成像与矫正模块;
所述成像与矫正模块接收处理后的信号,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脉冲-脉冲扫描积累与相关,得到成像矫正后的信号;
所述2-D杂波图更新模块受到点迹凝聚的负反馈,并在待测像素设定半径范围内设置保护间隔,采集保护间隔外若干距离、方位单元像素值组成集合,并将集合进行降序排列并取最大项作为该待测像素杂波值,并由校正频率控制器检测杂波图更新速度;
所述目标检测模块从成像矫正后的信号中滤除杂波分量,在设定范围内产生一个自适应的杂波检测阈值,同时进行方位平滑处理,检测出全部点迹;
所述点迹凝聚模块采用密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分辨簇状目标和噪声,实现点迹凝聚,并将凝聚结果反馈输出于2-D杂波图更新模块;
所述航迹管理模块根据点迹进行航迹起始、追踪与释放的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快时间常数模块与敏感时间增益控制模块,所述快时间常数模块用于对成像矫正后的信号进行微分处理;
所述敏感时间增益控制模块产生一个随时间按设定规律变化的脉冲电压以控制中放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D杂波图更新模块包括校正频率控制器,用于计算所需相邻运动物体之间的最小分离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检测模块包括:恒虚警处理单元与方位平滑单元,所述恒虚警处理单元用于检测目标,同时滤除多径目标;
所述方位平滑单元用于滤除方位补偿,防止目标碎片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迹凝聚模块包括参数选择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参数选择单元用于将目标检测模块输出点迹组成向量集合,在向量集合中分别找到与待测点最近邻居点并测定距离,根据点迹间可达距离,确定半径参数,根据点距间数量分布,确定临近参数;
所述反馈单元用于给2-D杂波图更新模块反馈矩阵。
6.一种场面监视雷达信号处理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面监视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原始模拟雷达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转换后的数据提取出距离向分辨率、方位向分辨率、角度-幅度统计值和单位扫描时间,将角度-幅度统计值进行线性或LOG中放转换,得到处理后的信号,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成像与矫正模块;
成像与矫正模块接收处理后的信号,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脉冲-脉冲扫描积累与相关,得到成像矫正后的信号;
2-D杂波图更新模块受到点迹凝聚的负反馈,并在待测像素一定半径范围内设置保护间隔,采集保护间隔外若干距离、方位单元像素值组成集合,并将集合进行降序排列并取最大项作为该待测像素杂波值,并由校正频率控制器检测杂波图更新速度;
目标检测模块从成像矫正后的信号中滤除杂波分量,在设定范围内产生一个自适应的杂波检测阈值,同时进行方位平滑处理,检测出全部点迹;
点迹凝聚模块采用密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分辨簇状目标和噪声实现点迹凝聚,并将凝聚结果反馈输出于2-D杂波图更新模块;
航迹管理模块根据点迹进行航迹起始、追踪与释放的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快时间常数模块对成像矫正后的信号进行微分处理,以滤除雨雪杂波;敏感时间增益控制模块产生一个随时间按设定规律变化的脉冲电压以控制中放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7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