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SARS-CoV-2刺突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KVp-C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4251.8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9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燕;王琛;王涛;杨延莲;温涛;刘健;孟洁;方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7/08;C07K1/107;C07K1/04;A61K38/08;A61K38/10;A61P11/0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郭凡;叶占洋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ars cov 蛋白 特异性 结合 多肽 kvp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SARS‑CoV‑2刺突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KVp‑C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含有以下氨基酸排列的多肽:GDRIARTTRAVDRPQTLRR。该多肽通过与S1蛋白的结合,可以阻断SARS‑CoV‑2病毒与其宿主细胞表面的关键靶标蛋白血管紧张素酶(ACE2)蛋白的结合,从而有潜力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可行的靶向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SARS-CoV-2刺突蛋白(尤其是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命名为KVp-C,以及该多肽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在全球蔓延并暴发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原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当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和对症的药物,尚缺少有效的靶向药,因而急需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与SARS-CoV-2刺突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命名为多肽KVp-C,为含有以下氨基酸排列的多肽:GDRIARTTRAVDRPQTLRR。
其末端用含巯基的肽片段修饰;优选的,所述含巯基的肽片段的氨基酸排列为CCPPPP。
所述多肽的氨基酸排列的通式为:
GDRIARTTRAVDRPQTLRR、或
CCPPPPGDRIARTTRAVDRPQTLRR。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上述多肽的方法,使用标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得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多肽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新型冠状病毒为SARS-CoV-2。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多肽在制备用于阻断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与血管紧张素酶2(ACE2)结合的阻断剂中的应用。
所述血管紧张素酶2(ACE2)存在于纤毛支气管上皮细胞或II型肺细胞表面。
该应用中,利用所述多肽特异性地阻断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与血管紧张素酶2(ACE2)结合。具体为:
利用所述多肽特异性地与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结合,以阻断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与血管紧张素酶2(ACE2)结合。或
利用所述多肽特异性地与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亚基的RBD结构域结合,以阻断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与血管紧张素酶2(ACE2)结合。
基于以上几方面内容,经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与SARS-CoV-2表面刺突S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通过与S1蛋白的结合,可以阻断SARS-CoV-2病毒与其宿主细胞表面的关键靶标蛋白血管紧张素酶(ACE2)蛋白的结合,从而有潜力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可行的靶向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肽KVp-C15对S1蛋白的结合能力检测曲线;
图2为多肽KVp-C15对RBD蛋白的结合能力检测曲线;
图3为与多肽KVp-C15共孵育后S1蛋白结合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能力的WesternBlot检测胶图;
图4为与多肽KVp-C15共孵育后RBD蛋白结合A549细胞能力的Western Blot检测胶图;
图5为与多肽KVp-C15共孵育后S1蛋白结合293T-ACE2+细胞能力的Western Blot检测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