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菜机及其炒菜方法、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3618.4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珺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每食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16 | 分类号: | A47J36/16;A47J36/3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菜 及其 方法 控制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炒菜机包括机器人、转向机构和锅铲,机器人的输出端能够带动转向机构进行三轴运动,转向机构与机器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锅铲包括手柄和铲板,手柄与转向机构连接,转向机构用于驱动手柄基于预设轴线转动。通过相互配合连接的机器人、转向机构和锅铲,能够通过转向机构驱动锅铲绕预设的轴线转动,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在菜肴制备过程中各个角度的炒菜需求,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便于维护,翻炒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等功能,因此受到市场的欢迎。在烹饪时将食材放入锅体中,只需按照菜单选择菜品和口味就能自动地做出想要的食物,智能炒菜机一般都配有锅铲,以防止食材因为加热不均而烧焦。但目前市场上的炒菜机转向机构大多数较为简单,大多是在锅具一侧设置若干组转向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食材的翻炒效果差,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炒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炒菜机,所述炒菜机包括机器人、转向机构和锅铲。
其中,所述机器人的顶端用于吊装设置,所述机器人的底端为输出端,所述机器人的输出端能够带动转向机构进行三轴运动;
转向机构与所述机器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锅铲包括手柄和铲板,所述手柄与所述转向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转向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手柄基于预设轴线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连接架:
连接筒,设于所述连接架内并与所述手柄的末端连接,所述预设轴线为所述连接筒的径向轴线和/或轴向轴线,所述连接筒基于所述连接筒的径向轴线和/或所述连接筒的轴向轴线转动时所述锅铲同步随动。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第一转轴,径向连接于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与所述连接筒的直径同轴的第一轴线;
第一转向电机,与所述连接架相固定并与所述连接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筒相对第二轴线作旋转运动,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连接筒的直径同轴并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电机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座为U型座,所述U型座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枢接,所述U型座的尾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电机的输出端同步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第二转轴,径向连接于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二转轴具有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连接筒的直径同轴;
第二转向电机,与所述连接架相固定并与所述连接筒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筒相对所述第一轴线作旋转运动。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电机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枢接连接的两个支臂,所述两个支臂的枢接位置与所述连接筒的轴线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每食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每食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和汽车
- 下一篇:一种磁性纳米线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