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苯三酚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8052.8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力;黄学石;李莉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3 | 分类号: | A61K31/353;A61P35/00;C07D311/5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苯三酚 衍生物 制备 用于 治疗 预防 癌症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间苯三酚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间苯三酚衍生物通过植物化学的手段从乌墨Eugenia jambolana Lam种子中分离得到,可以用于制备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宫颈癌、脑肿瘤和膀胱癌的药物。所述的间苯三酚衍生物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为潜在的治疗或预防癌症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间苯三酚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间苯三酚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应用,是通过植物化学的手段从乌墨[Eugenia jambolana Lam]种子中分离得到的12个间苯三酚衍生物,此类化合物在癌症临床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发病率在近几年呈逐年递增之势,位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乳腺癌根据内分泌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主要分为四种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即ER、PR和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0.0%~20.8%。由于TNBC具有强侵袭性和高复发性的特点,造成该亚型患者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成熟的靶向疗法,手术并结合全身化疗是这种癌症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重,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且一旦耐药肿瘤会迅速出现复发转移。开发抗乳腺癌尤其是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高效、低毒的靶向治疗药物是乳腺癌防治中的重要措施。
乌墨[Eugenia jambolana Lam.]又称海南蒲桃、乌楣,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多生长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在我国福建、云南、广西、海南及台湾等地多有分布。乌墨种子在世界范围内用于治疗糖尿病已有逾百年的历史。目前从体外、动物以及人体临床实验等不同层次已证实乌墨种子的确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降血糖的功效。在发明人研究乌墨种子中活性成分过程中,意外发现其中部分间苯三酚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为首次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从乌墨[Eugenia jambolana Lam.]种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脂肪侧链的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经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间苯三酚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癌症选自脑肿瘤、肺癌、肝癌、胃癌、口腔癌、头颈癌、肠癌或直肠癌、结肠癌、肾癌、食管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甲状腺癌、骨癌、皮肤癌、非小细胞肺癌、原位癌、淋巴瘤、神经纤维瘤、成神经细胞瘤、肥大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胶质瘤、肉瘤或脂肪肉瘤、胶质母细胞瘤、膀胱癌、卵巢癌、腹膜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雌性生殖道癌、睾丸癌、胃肠道间质瘤或前列腺肿瘤。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选自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宫颈癌、脑肿瘤和膀胱癌。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脑肿瘤为神经母细胞瘤。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为哺乳动物中的癌症,优选地,所述的哺乳动物为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间苯三酚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下式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