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中药成分的微生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3605.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詹华强;董婷霞;伍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20;C02F3/34;C12R1/645;C12R1/38;C12R1/0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昶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中药 成分 微生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中药成分的微生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物,其包含促使微生物生长的中药成分和可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本发明还涉及中药成分用于促进微生物生长或培养微生物的用途以及微生物组合物用于污水处理的用途。在微生物生长条件下,所述中药成分能够有效促进和增强微生物生长和在污水处理中降解有机质例如脂质、氮源和碳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污水处理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促进细菌生长的药物筛选、药物最佳浓度和配比的研究,以及微生物颗粒制作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与城市具有完整的污水处理体系不同,农村的家用污水通常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附近河流,富含油脂与氮磷的污水在自然环境下无法达到自净从而造成水污染及环境污染。随着乡村城镇化,美丽乡村的建设,农村家用污水的处理与排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般的家用污水含有动物排泄物、洗涤剂、食品油污等,常见的污水排放会破坏自然水生态环境并散发恶臭,严重影响环境美观甚至人类生活。
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中,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由于不会引入其它对水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且处理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用于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分为好氧菌及厌氧菌,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投入不同的微生物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污水净化目的。本文所涉及六个微生物菌株,分别为:解脂亚罗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和硝基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其中,解脂亚罗酵母繁殖过程中分泌脂肪酶,可有效地将油脂降解为脂肪酸及三羟基甘油,常用于处理各类油脂污水;施氏假单胞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常用于制作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的研究中,施氏假单胞菌和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多作为硝化细菌,将有机氮降解为氨氮或进一步硝基氮。其中,许多研究表明:施氏假单胞菌在厌氧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反硝化能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有效分解污水中植物淀粉或糖原;蜡样芽孢杆菌参与污水系统重要的生物膜形成;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常用于杀除鳞翅目害虫的细菌,它可以分泌内外毒素阻止害虫的聚集,常用于生物除虫剂的制作。
中药以植物药居多,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药用部位不同等特点。许多中药的非药用部位被当做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目前,对中药尤其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是研究热点之一。
选取较常见的中药及中药非药用部位,探究其对微生物生长及功能的影响,从而获得的药物组合可与微生物制作成微生物颗粒,在污水处理领域、微生物相关的子产品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工业化生产中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提供可以促进污水处理微生物生长的药物组合、将药物组合与相应微生物固定化后制作成微生物颗粒,可针对含油脂的家用污水进行污水净化处理。还希望提供物质成分或包含所述成分的组合物,其能够有效促进和增强微生物生长和在污水处理中降解有机质例如脂质、氮源和碳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总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物,其包括微生物和中药成分。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所述微生物组合物的方法以及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中药成分用于培养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用途,以及微生物组合物用于污水处理的用途。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物,其包含微生物和促使所述微生物生长的中药成分。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制备微生物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将促使微生物生长的中药成分与微生物混合。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中药成分用于促进微生物生长或培养微生物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科技大学,未经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3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