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力气动肌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7627.6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3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国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气动 肌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力气动肌肉,它是在一种气动肌肉上增加了通气管12、诸气囊13等装置。当向本发明的气囊内一次充入有压气体后,本发明就可以反复拉伸与回弹。本发明还可以串连成一条长弹力绳。本发明的特征如下:1产生弹力大,2收缩比可达63%,3回弹速度快,4回弹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个恒定不变的弹力,5回弹作功比橡胶绳还大。由于在弹力气动肌肉上增加了捆口装置,捆口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弹力气动肌肉的伸长与回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肌肉,特别是一种由受力件、双筒气囊、外连接件组成的气动肌肉。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201110276524.x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内缩式拉力气囊的气动肌肉,它是由受力吊带、内缩短绳、双筒气囊等组成,当向双筒气囊内充入有压气体后,这种气动肌肉就可以收缩63%左右,并能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一个恒定拉力。当然这种气动肌肉还有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使它增加一些新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产生弹力的气动肌肉,这种产生弹力的气动肌肉能回弹63%的长度、并能产生一个恒定弹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中国发明专利201110276524.x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设计,上述气动肌肉是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囊体内层由橡胶材料密封,气动肌肉由受力件、双筒气囊、外连接件组成,受力件包括受力吊带、内缩短绳,双筒气囊由顶端封头、粗变形筒、底端封头、内缩细筒组成,底端封头上有一个通气口,受力吊带下端口在连接环线处与粗变形筒、底端封头连接在一起,受力吊带上端口可以同另一个气动肌肉上的受力吊带上端口串连在一起,内缩短绳上端在一束处同顶端封头连接在一起,内缩短绳下端可以同另一个气动肌肉上的内缩短绳下端串连在一起,在底端封头上增加一个通气口,在底端封头外增加一个通气管、一个诸气囊,诸气囊上有一个囊口,通气口与通气管的一端口两口形状大小相仿并连通连接在一起,通气管的另一端口与囊口两口形状大小相仿并连通连接在一起,通气口、通气管、囊口、诸气囊的内层用橡胶膜密封,原通气口上安装一个单向进气阀。当向本发明的单向进气阀内充入有压气体后,气体可以在双筒气囊、通气管、诸气囊之间流动,当气体充足后若拉动受力吊带上端与内缩短绳下端,则双筒气囊内的气体就会流过通气管进入诸气囊内,在本发明被拉至最长时诸气囊内的气压增加至最大。当本发明回弹时,诸气囊内的高压气体在压力作用下会流过通气管流入双筒气囊内,在内缩细筒内的粗变形筒、顶端封头在高气压的作用下会快速向受力吊带内涨出,而本发明会快速收缩并产生一个拉力,本发明可以回弹63%的长度。
作为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述受力吊带是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上述底端封头上也可以增加一个梯形口,底端封头外也可以增加一个弯管、一个直筒诸气囊,直筒诸气囊的囊口在下端,直筒诸气囊的位置在受力吊带侧旁,在梯形口上增加一个同梯形口形状大小相仿的梯形钢丝架,用线绳将梯形钢丝架勾连在梯形口周围的编织物上,弯管是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弯管的侧口与梯形口两口形状大小相仿并对接在一起,用线绳将弯管的侧口勾连在梯形钢丝架上,直筒诸气囊是用纤维材料沿上下方向与圆周方向编织成的直筒诸气囊的主体,直筒诸气囊上端编织物用线绳围绕捆成一束,此一束同另一个直筒诸气囊上的一束串连在一起,直筒诸气囊下端用线绳穿入编织物内将编织物捆成囊口形状,囊口与弯管上端口两口形状大小相仿并对接在一起,用线绳将此两口处编织物勾连在一起,梯形口、弯管、囊口、直筒诸气囊的内层用橡胶膜密封。当上述弹力气动肌肉回弹时,直筒诸气囊内的高压气体会流过弯管流入双筒气囊内,内缩细筒内的粗变形筒、顶端封头在内压作用下会快速向受力吊带内涨出,粗变形筒的涨出面积也会逐渐变大,而双筒气囊内的压力也会逐渐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此弹力气动肌肉可以收缩63%的长度并能产生一个恒定不变的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国,未经林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