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7140.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际辉;肖珊;王璐;王波;蔡燕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05 | 分类号: | C07K14/405;C07K1/34;C07K1/16;C07K1/14;C12P2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19 | 代理人: | 王丽新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小球藻 氧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及其制备方法,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通过蛋白核小球藻粉破壁处理,提取小球藻蛋白,制备小球藻多肽,分离纯化小球藻多肽,冷冻干燥,得到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所述抗氧化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PADDL。本发明采用酶解法超声辅助提取小球藻蛋白,含盐量低,蛋白提取率高。使用多种酶制备小球藻抗氧化肽,以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判别指标,能更精准的用于小球藻抗氧化肽的制备。采用截留分子量3000Da的超滤膜制备藻多肽,为下一步色谱分离获得更纯的藻抗氧化肽提供了方便条件。根据藻多肽分子量大小的不同采用凝胶层析分离方式,所得到的藻多肽纯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可预期的副作用,消费者对人工抗氧化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顾虑很多,绿色健康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是单细胞绿色微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小球藻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质、维生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以及活性代谢产物而备受关注。此外,小球藻还具有出色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能力以及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评为“绿色健康食品”。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目前,我国对澡蛋白利用率偏低,其制备方法复杂,提取的小球藻蛋白,含盐量偏高,且蛋白提取率低,纯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及其制备方法,该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科技、经济和食品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所述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PADDL。
一种蛋白核小球藻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蛋白核小球藻粉破壁处理;(2)小球藻蛋白提取;(3)小球藻多肽制备;(4)小球藻多肽的分离纯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蛋白核小球藻粉的具体破壁方法为∶将小球藻粉过60目筛去除杂物,藻粉与纯净水的液料比为10:1;超声30min,细胞破碎仪处理15min(3/2s)后,冷冻干燥为破壁小球藻粉,装袋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2)中小球藻蛋白提取的具体方法为∶称取破壁小球藻粉,按照质量体积比1∶30的比例加入纯水,并充分搅拌溶胀,调节pH至5.0,酶解温度50℃,加入1%纤维素酶酶解3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0℃灭酶10min,后于超声功率480w超声辅助提取40分钟,再均质10分钟,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沉淀冷冻干燥,即得小球藻藻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中小球藻藻多肽制备的具体方法为∶称取小球藻藻蛋白,加20倍的纯水溶解,加3%碱性蛋白酶,调pH至8.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0℃灭酶10min,调节pH至2.0,酶解温度37℃,加入2%胃蛋白酶酶解2h,调节pH至7.5,酶解温度37℃,加入2%胰酶酶解2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0℃灭酶10min,得到小球藻藻多肽酶解液,冷藏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小球藻多肽的分离纯化的具体方法为∶用截留分子量3000Da的超滤膜制备分子量小于3000Da的小球藻多肽溶液;将多肽溶液60℃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得到分子量小于3000Da的小球藻多肽;将分子量小于3000Da的小球藻多肽用SephadexG-15凝胶层析进行分离,即得到所述小球藻抗氧化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酶解法超声辅助提取小球藻蛋白,含盐量低,蛋白提取率高。使用多种酶制备小球藻抗氧化肽,以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判别指标,能更精准的用于小球藻抗氧化肽的制备。采用截留分子量3000Da的超滤膜制备藻多肽,为下一步色谱分离获得更纯的藻抗氧化肽提供了方便条件。根据藻多肽分子量大小的不同采用凝胶层析分离方式,所得到的藻多肽纯度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