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靶向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9911.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涛;龚浩;陈澎明;王东生;詹太平;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格医学检验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95;C12Q1/689;C12Q1/6869;C12Q1/14;C12Q1/10;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万景旺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靶向 病原微生物 检测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靶向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引物组,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病原微生物检测引物组包括第1引物对至第56引物对,其中,第n引物对由SEQ ID No.(2n‑1)所示的第n正向扩增引物和SEQ ID No.2n所示的第n反向扩增引物组成,n=1~56。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所述引物组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以及利用引物组或试剂盒对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多重PCR扩增方法。利用本发明检测病原微生物,具有病原覆盖全面、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成本低等优势,能够辅助临床精准识别常见病原体,涵盖细菌、真菌、DNA病毒、RNA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靶向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感染性疾病诊断水平亟待提升,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09.54(1/10万)和1.43(1/10万),依然保持上升趋势。相对于全球而言,我国的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偏低,HIV、TB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6(1/10万)和0.76(1/10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我国每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超过3亿的患者需使用病原检测手段检查进一步辅助诊断,其中危重感染病人人数超1000万人,比如重症肺炎发病人数每年约400万,脓毒血症约560万,新发脑膜炎约85万。针对这些感染类型较为复杂的危重感染病例,目前常规检测手段的无法满足治疗需求。除此之外,新发现病原微生物,以及耐药性不断增强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的病菌涌现,使得临床医生的经验性治疗或常规治疗时常会出现无效的现象。因此,快速明确病原体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基础。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及埃博拉病毒感染等、这类疾病的传染性极强,可能会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对此类病原体快速、准确地检测为新型诊断技术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据统计,2017年全球微生物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为161.6亿美元,增速为4.75%,我国仅为14亿美元左右,增速低于2%,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传统的病原微生物鉴定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培养的方法例如形态学观察、细胞生理生化特征、细菌培养分型、基因芯片、自动化微生物分析系统等;基于特异引物/探针/抗体的方法例如抗原抗体反应、PCR反应检测以及各种特异性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等。这些技术在日常病原微生物确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前者需要依赖培养、周期长、鉴定精度低;后者需要一定的微生物序列先验知识、无法实现高通量检测等。
基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mNGS),是一种不依赖培养,借助二代测序平台快速测序直接从环境/临床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核酸序列,进一步与各个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对比,从而得知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比例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可广泛分析临床样本微生物组(细菌、真菌、病毒)。相比传统培养方法,mNGS拥有更高敏感性以及更快的检测速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限制其广泛应用:
1.无法准确区分检出微生物是定植菌、背景菌、致病菌;
2.mNGS技术对于胞内菌、真菌两类微生物检测敏感性较低:由于测序成本的限制,mNGS需尽量排除人源细胞的干扰。因此针对胞内感染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等,由于其在体液内密度较低而导至检测敏感性偏低;同时mNGS对于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体及真菌核酸提取效率较低,导至检出率和敏感性较低。
3.对RNA病毒检测难度大:RNA转录本身有更高的丰度和复杂度,又容易降解,对运输和保存的要求较高,因此RNA病毒的临床检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4.标准难以统一:从测序结果的可靠程度来讲,不同的测序公司,对于可靠程度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报告方法,如深度、覆盖度、丰度、估测浓度、置信度,各有千秋,尚无统一标准。
5.高宿主背景:一般样本类型如血液、肺泡灌洗液、痰液、胸腹水等,宿主基因组污染比例一般在80%以上,这就导致测到的微生物序列非常少,很大一部分数据都无法有效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格医学检验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美格医学检验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农用机动车差速锁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