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切割分离工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474.4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昂;张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多元微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B23K37/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切割 分离 工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切割分离工件装置,包括有步进电机、链条和链轮,还包括夹紧机构和切割分离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和切割分离机构通过两个垂直模组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链轮轴上设有电机;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组件IV,所述夹紧组件IV通过连接套与步进电机连接,切割分离机构包括割枪夹架和割枪,所述割枪夹架设在水平模组上。本装置具有能够稳定快捷对工件进行切割分拣,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且能耗低,安全可靠,对装置维护时方便拆装,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对操作人员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拆解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切割分离工件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很多家用电器的常用部件,如冰箱、空调等,现阶段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该类电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器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于压缩机中有很多可以再利用的零件,在压缩机报废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拆解,以便达到零件的重复利用,节省成本和资源。传统的拆解作业一般由人工和机械手协作完成该项工作,但是这种拆解方式导致效率低,并且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会被迫吸入一定量的烟尘,和一定程度的强光辐射,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也不能用于大批量加工;目前市场上也有利用液氮低温破碎的方式,但这一种方式会损坏拆解下来的可再利用零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零件的再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传统方法效率低,对拆解的零件有损坏,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切割分离分拣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型号的压缩机进行切割,并进一步对切割后的各部分进行分离分类分拣,有效的对废料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切割分离工件装置,包括有步进电机、链条和链轮,所述链轮的轴上设有电机,还包括夹紧机构和切割分离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和切割分离机构通过两个垂直模组固定板相连接;
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组件IV,所述夹紧组件IV通过连接套与步进电机相连,所述夹紧组件IV通过轴承套接有夹紧组件II,所述夹紧组件IV上固接有夹紧组件Ⅰ,所述夹紧组件IV和夹紧组件I之间设有活动球,所述夹紧组件Ⅰ上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Ⅰ的两端均固接有夹紧组件VI,所述两个夹紧组件VI的孔中均设有夹紧凸轮,所述夹紧凸轮的长柄端与夹紧推杆相抵靠,所述夹紧凸轮的短柄端与夹紧组件II相抵靠,所述夹紧凸轮通过放松弹簧与弹性组件相连,所述夹紧推杆固接在垂直模组固定板上,所述垂直模组固定板上设有传感器,所述垂直模组固定板的上端固接有成对夹紧气缸,下端固接有成对的放松气缸,所述放松气缸通过垂直模组固定板与放松推杆相连;
切割分离机构包括割枪夹架和割枪,所述割枪夹架固接在水平模组上,所述割枪夹架上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水平模组上设有水平模组滑块,所述水平模组下端固接有水平模组固定板,所述夹紧气缸上固接有垂直模组,所述水平模组固定板和垂直模组的间隔中设有垂直模组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组件Ⅳ下端设为扁方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上设有通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组件II上设有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组件Ⅰ上设有方形孔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凸轮为互成135°的两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由夹紧滑块Ⅰ、弹簧和夹紧滑块Ⅱ构成,所述夹紧滑块I通过弹簧与夹紧滑块Ⅱ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滑块Ⅱ端面设有V型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滑块Ⅰ侧面开有通槽。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具有能够稳定快捷对工件进行切割分拣,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且能耗低,安全可靠,对装置维护时方便拆装,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提高了对操作人员的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多元微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多元微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