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5557.4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红蜘蛛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43/16;A01P1/00;A01P3/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王勇刚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桃园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抗菌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
基材78~96份、纳米银粒子14~28份、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杂化体10~26份、海藻酸钠28~54份、表面活性剂1~5份、分散剂1~5份和去离子水200~3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
基材82~92份、纳米银粒子17~25份、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杂化体14~22份、海藻酸钠34~48份、表面活性剂2~4份、分散剂2~4份和去离子水230~2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
基材87份、纳米银粒子21份、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杂化体18份、海藻酸钠41份、表面活性剂3份、分散剂3份和去离子水2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分别放入纳米研磨机中研磨至纳米级;
2)将研磨后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按质量比(2~3):1进行配比,添加到分散机内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体;
3)将混合体倒入反应釜中,升温到100~110℃,杂化处理0.5~2h,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杂化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研磨粒径为50~100n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银粒子和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纳米银粒子-海藻酸钠交联物;
2)向纳米银粒子-海藻酸钠交联物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杂化体,置于搅拌机中搅拌15~20min,再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纳米抗菌溶液;
3)将基材浸泡于纳米抗菌溶液中30~60s,取出后清洗并干燥,得到纳米抗菌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800~10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红蜘蛛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红蜘蛛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55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