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器及其组装方法、组装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679.8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毅;翟公高;张海波;邹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4 | 分类号: | A24F40/44;A24F40/46;A24F40/10;A24F40/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盈方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3 | 代理人: | 周才淇;赵李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其组装方法、组装治具。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套管以及套设到雾化套管内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以及环绕在所述发热体外周的导油件,所述导油件位于雾化套管内壁与发热体外壁之间;所述雾化套管设有进液通道用于将外部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雾化芯;所述导油件包括片状的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向外伸出的若干片状的导油部,所述连接部覆盖在所述发热体的一个端面,所述若干导油部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延伸并覆盖到所述发热体的外壁;所述进液通道的位置与所述导油部的位置对应。实施本发明能提高雾化器的自动化组装程度,保障不同批次的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产品漏液的几率、降低进液速度慢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以及雾化器的组装方法、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雾化器的雾化芯通常使用圆柱状的陶瓷发热体,陶瓷发热体的外周包裹着导油棉。雾化芯安装在雾化套管内,雾化套管设有进液孔用于将外部的雾化液提供给雾化芯。导油棉位于陶瓷发热体外壁与雾化套管内壁之间。目前,通常是人工使用无纺布棉缠绕陶瓷发热体外周两三圈来形成导油棉。组装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导油棉的厚度不好控制,无法保证批量一致性。导油棉过薄,容易漏液;导油棉过厚,会导致进液速度慢,影响口感。此外,进液孔孔径过大也容易漏液,而进液孔孔径过小也会导致进液速度慢。因此,亟需一种改进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自动化生产的雾化器。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套管以及套设到雾化套管内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以及环绕在所述发热体外周的导油件,所述导油件位于雾化套管内壁与所述发热体外壁之间;所述雾化套管设有进液通道用于将外部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雾化芯;所述导油件包括片状的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向外伸出的若干片状的导油部,所述连接部覆盖在所述发热体的一个端面,所述若干导油部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延伸并覆盖到所述发热体的外壁;所述进液通道的位置与所述导油部的位置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油部的之间处形成回气通道,所述回气通道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回气通道经由所述导油部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雾化套管的内壁在一端形成导入角,以便于所述发热体的覆盖有所述连接部的那一端被压入所述雾化套管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发热体具有轴向的中心孔;所述连接部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孔径以包围所述中心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进液通道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是0.6~1.2毫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导油件为无纺布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导油件包括一个连接部、两个第一导油部和两个第二导油部;所述第一导油部和第二导油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交替排列,第一导油部的长度方向与无纺布棉的棉纤维方向相同,第二导油部的长度方向与无纺布棉的棉纤维方向垂直,第一导油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导油部的长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雾化器的自动化装配程度。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2、将雾化套管安装到治具,所述雾化套管具有进液通道;S104、将片状的导油件安装到治具,所述导油件包括片状的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向外伸出的若干片状的导油部,所述连接部正对所述雾化套管的端部;S106、将发热体压向所述连接部并将导油件与发热体一起压入到所述雾化套管内,使所述连接部覆盖在所述发热体的一个端面、所述若干导油部沿着所述发热体的轴向覆盖到所述发热体的外壁并位于所述雾化套管内壁与所述发热体外壁之间、所述进液通道的位置与所述导油部的位置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步骤S102中,还包括对雾化套管进行定位,以便于所述导油部被压入到所述雾化套管内之后与所述进液通道的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