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发酵罐菌种的放液取样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8564.7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余养朝;冯占;胡兰;朱永创;李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阳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C12Q1/04 |
代理公司: | 宿迁嵘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7 | 代理人: | 尹从明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发酵 菌种 取样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发酵罐菌种的放液取样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在工作台内操作保证了放液管外的无菌环境,采用多道无菌层防护措施,降低了取样后发酵罐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且该检测结果一目了然,空摇瓶内的菌液则可用于显微镜检、菌液颜色菌丝形态观察、pH测定等相关分析,以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发酵罐菌种微生物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发酵罐菌种的放液取样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罐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生产成本低,接种简便,便于管理,易于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等特点。在发酵罐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通过放液管取样检测是否含有杂菌,以便合格的菌种供应生产是液体菌种实现工业价值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液体发酵罐常见的污染物检测方法有:菌液颜色、菌种形态观察法;气味检查法;呼吸物测定法(主要为C02浓度测定);菌丝(球)含量测定法;显微镜检法;杂菌培养检测法;pH测定法等。以上测定方法几乎均涉及到发酵罐放液取样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应用旨在发明一种新的放液取样方式,降低因取样操作不合理造成的二次发酵罐污染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发酵罐菌种的放液取样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制细菌检测培养液;
配制方法:将各药品称量好,分别加入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调节pH值在7.20-7.40,将配制好的溶液均匀分装进250mL三角瓶,每瓶分装量为25-40mL,将三角瓶瓶口用棉花塞塞好,再包裹上铝箔纸;另准备部分空的250mL三角瓶,盖上棉花塞,套上铝箔纸,备用;将分装好的三角瓶、空三角瓶、铝箔纸和灭菌袋一同放入灭菌锅,升温至121℃,灭菌20min后备用。
步骤二:放液取样;
打开放液管止水夹,将放液管用75%酒精喷淋、擦拭后放入超净工作台;用燃气喷灯火焰灼烧放液管前端,并在外火焰保护下使菌液从放液管中流出,放出一定量的菌液后,打开空三角瓶,将放液管末端朝向三角瓶口,放出部分菌液;灼烧三角瓶口,盖上棉花塞,套上铝箔纸。
步骤三:重复以上操作,将该发酵罐菌种放液进2个含细菌检测培养液的三角瓶中。
步骤四:将取样后的放液管前端用扎带折叠后扎紧,倒入消毒液,使之形成约10cm水柱层;最前端弯折处先包裹上灭菌好的铝箔纸,外面套入灭菌袋,用扎带包紧,取样工作结束。
进一步的,步骤一至步骤四以上放液取样工作均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并在燃气喷灯的火焰附近操作。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配方为3g牛肉浸膏+5g氯化钠+10g蛋白胨+1L纯化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发酵罐菌种的放液取样及其检测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因超净工作台内洁净度较高,在工作台内操作保证了放液管外的无菌环境,采用多道无菌层防护措施,降低了取样后发酵罐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
(2)将取样后的2只细菌培养瓶置于生化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如果菌液澄清,说明发酵罐菌液正常,如果培养瓶变浑浊,说明菌液污染风险较高,检测结果一目了然,空摇瓶内的菌液则可用于显微镜检、菌液颜色菌丝形态观察、pH测定等相关分析,以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放液管末端处理效果图。
图中:1-10cm水柱层、2-前端弯折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阳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泗阳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8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扑翼飞行器
- 下一篇:开关电源的原边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