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转化的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3430.2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硕;文凯升;王凯;马勇;刘伟琪;万远琛;苗建明;骆婉珍;吴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B63B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杆机构 实现 运动 转化 波浪 发电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转化的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包括漂浮平台、连杆机构和浮子;漂浮平台设有液压发电机构和竖向导轨,竖向导轨设于漂浮平台的外部;连杆机构的输入端活动安装于竖向导轨内,连杆机构的输入端与浮子连接,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与液压发电机构连接;浮子用于在竖向导轨限制的方向进行往返移动,浮子的移动用于通过连杆机构输入动力供液压发电机构进行发电;所以浮子不再直接对液压发电机构施加驱动力,而是通过连杆机构实现缓冲传输,从而降低了对液压发电机构的冲击,以此解决了现有液压缸容易因冲击受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船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转化的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
背景技术
在我国,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主力军。近海养殖存在养殖空间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伴随着深海鱼种高利润的回报和网箱技术发展所需成本的下降,深海养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深海养殖网箱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其中,利用海洋波浪能为养殖船供电是一种研究趋势。
具体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波浪能资源,对于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说,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波浪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波浪能发电技术仍然处于研究发展阶段,根据波浪能量捕获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波能装置大致分为振荡水柱式、振荡浮子式、越浪式、伐式及摆式结构。其中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装置适用于各种海况条件,具有成熟度较高、便于模块化设计、投放回收方便等特点,在海洋探测浮标、波浪能淡水制备、波浪能发电等领域应用广泛。
液压垂荡式波浪能量发电装置属于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装置的一种,在波浪的作用下,吸波浮子做垂荡运动,将波浪能转换为吸波浮子的机械能,再通过液压系统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液压能通过发电机再次转换为电能。传统的液压垂荡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液压缸直接与吸波浮子相连,不仅吸波浮子的运动行程受到了液压缸大小的限制,并且液压缸直接受到浮子吸收波浪力所带来的不规律的冲击载荷,容易损坏,装置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转化的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以解决现有液压缸容易因冲击受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转化的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包括漂浮平台、连杆机构和浮子;所述漂浮平台设有液压发电机构和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设于所述漂浮平台的外部;所述连杆机构的输入端活动安装于所述竖向导轨内,所述连杆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浮子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发电机构连接;所述浮子用于在所述竖向导轨限制的方向进行往返移动,所述浮子的移动用于通过所述连杆机构输入动力供所述液压发电机构进行发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滑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滑杆活动安装于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滑杆的下端连接有所述浮子;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漂浮平台上,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铰接端与所述液压发电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联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漂浮平台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铰接端与所述液压发电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联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条型槽和第二条型槽,所述第一条型槽和所述第二条型槽均沿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一联动轴与所述滑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联动轴插入所述第一条型槽内;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其铰接端的部位设有第二联动轴,所述第二联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联动轴插入所述第二条型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轴以可自转的方式设于所述滑杆上,所述第二联动轴以可自转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联动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未经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两阶段的零样本图像语义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