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恶嗪并异吲哚和恶嗪并异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2326.1 | 申请日: | 202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司长梅;马瑞军;徐文科;孙建婷;陈玲;魏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8/04 | 分类号: | C07D49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喹啉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恶嗪并异吲哚和恶嗪并异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的方法制备了下式恶嗪并异吲哚(1)和恶嗪并异喹啉(2)化合物。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作为包含有关异吲哚、异喹啉和恶嗪的杂环骨架的新结构可用于多个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多样性合成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方法的技术路线,操作简单,路线简洁,收率较高,所用的试剂均为常用试剂,而且,适合大规模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恶嗪并异吲哚和恶嗪并异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合成技术的研究实践中,发现有效的方法学获取用于药物用途的骨架是合成化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1。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结构单元2。例如,取代异吲哚啉A和四氢异喹啉(THIQ)B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分子和临床药物的关键骨架3,4。Emetine(C)具有抗原生动物活性5,用于治疗淋巴性白血病6。此外,其结构类似物tubulosine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7。到目前为止,已有研究报道构建功能化异吲哚啉骨架A或四氢异喹啉骨架B,并建立了几种重要的方法,然而,恶嗪并异吲哚D和恶嗪并四氢异喹啉E等药物类似结构尚少有研究报道,因此,含恶嗪并异吲哚和恶嗪并异喹啉骨架结构的快速、高效合成方法学及普适的多样性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新的合成方法实现恶嗪并异吲哚和恶嗪并异喹啉骨架的多样性大量合成,可以为新药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基于现有技术的研究基础和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新的恶嗪并异吲哚和恶嗪并异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与本发明相关的参考文献:
1.(a)Taylor,A.P.;Robinson,R.P.;Fobian,Y.M.;Blakemore,D.C.;Jones,L.H.;Fadeyi,O.Org.Biomol.Chem.2016,14,6611-6637;(b)Moss,S.G.;Pocock,I.A.;Sweeney,J.B.Chem.-Eur.J.2017,23,101-104;(c)Aretz,J.;Anumala,U.R.;Fuchsberger,F.F.;Molavi,N.;Ziebart,N.;Zhang,H.;Nazare,M.;Rademacher,C.J.Am.Chem.Soc.2018,140,14915-14925;(d)Patel,C.;Mohnike,M.;Hilton,M.C.;McNally,A.Org.Lett.2018,20,2607-2610;(e)Zhang,X.;McNally,A.ACS Catal.2019,9,4862-4866;(f)Zhao,B.;Li,L.;Wang,Y.;Zhou,Z.Chin.Chem.Lett.2019,30,643-649;(g)Gujjarappa,R.;Vodnala,N.;Malakar,C.C.Adv.Synth.Catal.2020,362,4896-4990;(h)Grygorenko,O.O.TetrahedronLett.2020,61,151645.
2.(a)Taylor,R.D.;MacCoss,M.;Lawson,A.D.,Rings indrugs.J.Med.Chem.2014,57,5845-5859;(b)Vitaku,E.;Smith,D.T.;Njardarson,J.T.J.Med.Chem.2014,57,10257-10274;(c)Afanasyev,O.I.;Podyacheva,E.;Rudenko,A.;Tsygankov,A.A.;Makarova,M.;Chusov,D.J.Org.Chem.2020,85,9347–93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菊U6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空间自重构球形细胞机器人赤道接口动力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