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1987.2 | 申请日: | 2021-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于征磊;信仁龙;徐泽洲;陈立新;曹青;刘瑞尧;张志辉;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1/62 | 分类号: | B64G1/62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王君安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记忆 合金 梯度 吸能内芯 行星 探测 缓冲 着陆 | ||
1.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缓冲器连接件(1),主缓冲器连接件(1)上端与主缓冲器相连接,主缓冲器连接件(1)下端与压力传感器(31)连接,主缓冲器连接件(1)下端与压力传感器(31)上的压力膜片(33)抵触,压力传感器(31)下端与传感器下连接件(32)紧固相连,外筒(5)首端与传感器下连接件(32)紧固连接,外筒(5)末端通过紧固连接有内径小于外筒(5)内径的限位环(9),外筒(5)内壁设有加热层(15),内筒(6)滑动连接在外筒(5)内部,内筒(6)首端设有抵触在外筒(5)内壁并能随内筒(6)滑动的活塞(12),内筒(6)中部设有延其轴向延伸的滑槽(3),限位环(9)内壁抵触在内筒(6)滑槽(3)内,内筒(6)末端通过球形铰杆(73)转动连接有足垫(72),足垫(72)上端与内筒(6)下端之间均匀分布有至少3组吸能弹簧(71),外筒(5)内部活塞(12)与传感器下连接件(32)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吸能内芯(10)和第二吸能内芯(11),第一吸能内芯(10)与第二吸能内芯(11)之间安装有隔板(8),隔板(8)中设有连通孔,外筒(5)侧壁连接有贯穿至外筒(5)内部的液体导管(13),导热液(14)填充在外筒(5)内部活塞(12)与传感器下连接件(32)之间并能在液体导管(13)内流通,外筒(5)外壁还设有辅助缓冲器连接件(4);
第一吸能内芯(10)和第二吸能内芯(11)以NITI形状记忆合金为基材构建;
第一吸能内芯(10)为手型蜂窝结构,此手型蜂窝结构为负泊松比结构,单元结构为三角形状,在三角形状的顶角部分设有漩涡状顶点,通过三个圆柱连接顶点,将单元结构分别进行横向与纵向的阵列形成第一吸能内芯(10);
第二吸能内芯(11)为仿六边形蜂窝结构,单房形状为扁平状六边形结构,单房与单板连接后以单板轴线为轴环状阵列为十字结构后进行纵向阵列形成第二吸能内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其特征在于:扁平状六边形结构与相邻的扁平状六边形结构之间进行倒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
冲着陆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层(15)为电阻丝加热,用于对第一吸能内芯(10)和第二吸能内芯(11)加热,使第一吸能内芯(10)和第二吸能内芯(11)达到记忆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5)首端与传感器下连接件(32)通过螺栓( 2) 和垫圈( 16) 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垫(72)上分布有多个贯穿的足垫孔(7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9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