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平衡元件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1406.0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曼·魏森博恩;帕斯卡·斯特拉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15 | 分类号: | F16F15/315;F16F15/30;F16F15/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衡 元件 扭转 振动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衡元件的扭转振动减振器(10),其用于减少由驱动元件引发的扭转振动并且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线(20)转动且能够与驱动元件连接的减振器输入部(14);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6);能够抵抗弹簧元件的作用相对于减振器输入部受限地转动的、通过支撑轴承(70)支撑的、并且具有减振器输出元件(28)的减振器输出部(24);联接组件(58)和联接构件(60),联接构件通过连接件(62)抗旋转地固定在减振器输出元件上并且至少与联接组件和减振器输出部形成用于与减振器输入部连接的子组件(78),其中,子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平衡元件(80),子组件通过平衡元件独立于减振器输入部地进行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
背景技术
扭转振动减振器例如在DE 102019129313.8中进行了描述,扭转振动减振器实施成双质量飞轮并且在在车辆的驱动系中作用式地布置在内燃机和从动机构之间以便降低扭转振动。扭转振动减振器包括减振器输入部和减振器输出部以及作用式地在减振器输入部和减振器输出部之间布置的弧形弹簧。减振器输出部与分离离合器连接,分离离合器使得能够可控地在减振器输出部和从动机构之间传递扭矩。分离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通过铆钉元件与减振器输出部的减振器输出元件连接。减振器输出部通过支撑轴承支承在减振器输入部上。
支撑轴承上的负荷越大,在减振器输出部以及与其连接的联接组件、例如分离离合器中的不平衡性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更好地平衡扭转振动减振器并且降低支撑轴承上的负荷。扭转振动减振器应构造得更简单且成本更有利。
该目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实现。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用于减少由驱动元件引发的扭转振动,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线转动且能够与驱动元件连接的减振器输入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能够抵抗弹簧元件的作用相对于减振器输入部受限地转动的、通过支撑轴承支撑的、并且具有减振器输出元件的减振器输出部;联接组件和联接构件,联接构件通过连接件抗旋转地固定在减振器输出元件上,并且联接构件至少与联接组件和减振器输出部形成用于与减振器输入部连接的子组件,其中,子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平衡元件,子组件通过平衡元件独立于减振器输入部地进行平衡。由此能够更好地平衡扭转振动减振器并且降低在支撑轴承上的负荷。扭转振动减振器能够构造得更简单且成本更有利。
扭转振动减振器能够实施成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减振器能够布置在车辆中。扭转振动减振器能够布置在车辆的驱动系中。
离心摆能够与减振器输入部或减振器输出部连接。离心摆能够具有摆法兰和能够沿着摆动轨道受限偏转地支承在摆法兰上的多个摆质量件。摆法兰能够抗旋转地与减振器输出元件连接。摆质量件能够相对弹簧元件轴向重叠地布置。摆质量件能够位于弹簧元件的径向内侧。
减振器输入部能够具有初级飞轮盘。减振器输入部能够通过直接固定在减振器输入部上的至少一个平衡元件平衡。
弹簧元件可为压缩弹簧或弧形弹簧。弹簧元件能够布置在平衡元件的径向外侧。弹簧元件能够布置在联接组件的径向外侧。弹簧元件能够通过滑动罩支撑在减振器输入部上。
减振器输出元件可为减振器输出法兰、弧形弹簧法兰。减振器输出元件能够直接地与弹簧元件连接。减振器输出部能够通过支撑轴承可受限转动地支撑在减振器输入部上。子组件能够通过支撑轴承可受限转动地支撑在减振器输入部上。支撑轴承能够直接地容纳在减振器输出元件上。
连接件能够具有至少一个铆钉元件。铆钉元件能够穿插在减振器输出元件的通孔中。铆钉元件能够穿插在联接元件的沿轴向与减振器输出元件中的通孔对准的通孔中。
第一端部区段能够实施成第一铆钉头,第一铆钉头布置在盲孔中。盲孔能够实施在减振器输出元件中或联接构件中。子组件能够在周向上具有多个盲孔,其中,盲孔中的一些配备有至少一个平衡元件并且另一些未配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